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黄土贫瘠地上长出“文化庄稼”

2017-03-03 11:13:07    马爱平

走进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曹洼村,提起戴天福文化大院,无人不晓、无人不知。

虽然这个文化大院没有华美的灯光,没有精致的舞台,更没有专业的演员,但每晚收工后看演出却成了村民们的“必修课”。兴致来时,大伙都上台表演,或唱几句花儿,或吼几声秦腔,或说一段顺口溜。像这样的文化大院,在这里还有很多。

宁夏南部属六盘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西海固地区更被称为“贫瘠甲天下”。近年来,宁夏扎实推进文化精准扶贫,打通农民共享文化成果“最后一公里”,曾经黄土高原如今长出了“文化庄稼”。

    农民院中建大院

久负盛名的高台马社火演起来,备受百姓喜爱的秦腔吼出来……固原市隆德县陈靳乡新和村文化生活呈现出一派红火景象。

新和村党支部书记赵小龙介绍,村里常住人口170户、689人,是隆德县有名的文化村。村里还有一支有二十余年历史的秦腔剧团,更是“走出去”到附近县区演出。

2016年,新和村建成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图书室、活动室、剧团排练室等一应俱全。“现在村民有固定地方搞文化活动,有专人组织,经常还有秦腔剧看,高兴着呢。”赵小龙说。

“今年村里建成了20家农家乐,已接待游客3万人次,全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可达6200元,比去年增加500余元。”赵小龙乐得合不拢嘴。

新和村仅是宁夏文化精准扶贫的成果之一。“十二五”期间,宁夏重点扶持建立示范性村文化室、基层文艺团队、农民文化大院1100个,目前已建立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2146个、民间文艺团队1136支、农民文化大院730个。

    图书馆里人气旺

春节期间,海原县史店乡苍湾村成林书馆人气依旧很旺。

“不少村民早早来借书,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书馆常客。”李成林称,有些村民春节期间几乎每天都来,一些村民年过花甲,但对读书热情不减。

苍湾村位于南华山脚下,村民文化生活相对落后贫乏。

2000年11月,李成林办起了农民家庭图书室,以图书借阅、实用技术培训、举办农民运动会为主,免费为方圆几十里的农民、学生借阅图书。

目前,该书馆有藏书3万余册,报刊9种,杂志50多种,图书借阅量为40%。

实际上,宁夏已连续五年将免费开放服务列入文化民生工程,“十二五”期间免费开放服务人群累计达510万人次。如今,宁夏图书馆等区市级图书馆全面实行365天全年无休、错时延时服务,并向农村地区派出流动图书车,满足群众读书看报、信息查询等需求。

    送戏送到家门口

2月6日至13日,盐池县政府买单,邀请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一行72名演职人员前往盐池文化馆剧场,上演16部优秀经典的秦腔传统剧,当地百姓免费观看。

此前,就在1月29日正月初二,年味正浓,京剧院的52名演职人员却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将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杜鹃山》等节目送到永宁。室外杯中水结成冰块,演员们却在室外装扮、演出,大半天演出下来,整个人都冻透了。

“十二五”期间,宁夏开展送戏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工地演出1700多场,累计开展“送戏下乡”公益性演出8608场。

宁夏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阮教育透露,2017年将建设宁夏中南部贫困地区606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到2020年,要实现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城乡和区域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均等化,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