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8 14:13:59 记者王澎高飞
“这些年我一共提过十几个提案,几乎每年都有关于柑橘黄龙病防控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农科院院长白先进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提到了他的老本行。
园艺专业出身的白先进与柑橘黄龙病已经周旋了三十余年。他从一名大学毕业生开始,一路成为广西果树专业领域的科学带头人,柑橘也成为他倾尽一生的“保护对象”。2016年4月,在重庆举行的第二十届国际柑橘病毒学家组织(IOCV)会议上,白先进获得了大会组委会单独授予的突出贡献奖。
谈到惨痛的“黄龙病史”时白先进感慨万千:“广东的柑橘产业因为黄龙病经历了三起三落,广西也经历了一起一落。”时至今日,柑橘黄龙病仍然是我国乃至世界柑橘产业最大的“杀手”。
2013年,在十二届政协第一次会议上,白先进就提出,希望从国家层面组织加强防控柑橘黄龙病。“光是广西一个地方防控是不行的,其他省也要防控。”随后几年,江西、湖南等省病害的相继爆发,也印证了白先进强调全国范围重视柑橘黄龙病的必要性。
“2015年,我建议修订《种子法》以减少带病种苗的危害。”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减少柑橘黄龙病危害的思路,这一年在白先进的脑海里萌生,随着新修订《种子法》的颁布实施,他在去年提出提案,建议建立柑橘黄龙病防控的长效机制。“今年就更具体了,我提出了加快起草出台柑橘黄龙病防控标准和柑橘种苗管理办法的建议。”
近十年来,在白先进身体力行的倡导和推广下,广西通过采用无病毒种苗、严防木虱和坚决挖除病树三大措施,柑橘产业稳步发展。“广西已经从2005年的243万亩,发展到2015年的499万亩,成为我国最大的柑橘生产区(省)。”聊到柑橘产业这些年的飞速发展,白先进越说越起劲。
作为一个资深农技推广工作者,白先进除了亲自办讲座、授课宣传防控知识,在2014年全国政协会议上,他还呼吁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这也是他在这一年没有提出与柑橘黄龙病防控直接相关提案的原因。他认为,防控柑橘黄龙病,基层队伍必不可少,农技推广队伍是防控技术的“传声筒”,植保队伍是病害防控的“主力军”。“要改善基层待遇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农技推广和植保的队伍中,让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和柑橘黄龙病‘死磕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