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杨凌:碧水环绕农城更美 “水生态文明城市”初具规模

2017-03-15 15:53:11    鹿赛

在很多人眼里,杨凌是“农业硅谷”,但是它还有一面也许你并不知道,杨凌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生态文明城市”。

1.webp.jpg 

2014年,杨凌示范区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2015年,《杨凌示范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出台,杨凌示范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创建工作全面启动。

三年来,各项水利建设纷纷启动,杨凌“水生态文明城市”初具规模。

成果一:出台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2.webp.jpg 

全面落实水资源论证制度、居民阶梯式水价和非居民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等,严格限制审批新增入河排污口和地下水取水工程,不断强化水资源控制管理目标,用水总量等各项水资源指标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成果二:不断优化水资源。

3.webp.jpg 

石头河水厂二期工程启动建设,城区实现了石头河地表水全覆盖。针对3个镇区(全区共5个镇办)6.86万人实施的地表水供水工程基本完成,实现农村供水与城市供水同质同量,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完成西农路、五胡路等多处城市排涝工程,城市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高。再生水利用工程稳步推进,目前年利用量达到140万吨。

成果三:河渠水系整治成效显著。

4.webp.jpg 

5.webp.jpg 

“三河两渠”综合整治大力推进,渭河3000亩景观水面、400亩湿地生态公园建成投用,初步形成了独具杨凌特色的渭河生态景观。

6.webp.jpg 

漆水河、湋河在完成防洪能力建设的同时,生态景观也得到极大改善。高干渠、渭惠渠景观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城区段形成了生态景观长廊。

成果四:节水型社会建设扎实有效。

7.webp.jpg 

积极推广渠道防渗、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建成一批旱涝保收、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全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6.56万亩,占全区灌溉工程面积的75%;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和企业节水改造工程也在加快推进中。

成果五: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8.webp.jpg 

第二污水处理厂完成前期工作并启动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成效显著,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处理厂建成投用,美丽乡村示范村雏形初现;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通过了省环保厅审核,水源地保护区标志、指示牌等规范设置完毕。

成果六: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持续推进。

9.webp.jpg 

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区的自备水源井关闭工作基本完成,城区供水实现了从地下水向地表水的全面转变。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5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81%、人均绿化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

10.webp.jpg 

看了以上这么多成果,是不是又看到了咱大杨凌的另外一面呢?在这座宜居小城,我们时而在美丽的小湋河骑车、慢跑,时而在壮阔的渭河湿地公园拍照、休憩。无论是水韵美景、地下管网、生活用水,还是农田水利,杨凌都正以“水生态文明城市”规格在追赶建设。相信在众多建设者的努力下,杨凌会变得越来越美,拥有更多的绿水蓝天!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