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养殖 > 正文

奶牛养殖或将迎来春天

2017-03-22 16:07:49   

随着国际奶价的逐渐回暖,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奶牛养殖行业也将进入上升期。

经历两年多的调整,导致国内生鲜乳持续下跌的这两个主要影响因素目前都正在趋向好转,这也成为业内普遍看好2017年及之后生鲜乳价格走势的重要依据。

有业内人士表示,奶牛养殖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当行业处于上升周期,生鲜乳价格持续上涨,养殖企业(养殖户)便会纷纷增加存栏量,当全行业的存栏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后供求关系便发生逆转,行业就会进入到下行周期,实力较弱的奶牛养殖企业(养殖户)便无利可图甚至亏损,迫使他们不得不“倒奶杀牛”,供给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后供求关系再次发生反转,行业便会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从国内目前的市场状况判断,在经历两年多的“寒冬”期后,国内奶牛养殖的存栏量已大幅减少,供求关系的改善为生鲜乳价格的回升提供了非常积极的有利条件,国内的奶牛养殖行业目前正在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从实际市场反应来看,自2016年9月开始,国内的生鲜乳市场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迹象,部分乳品企业出现奶荒,也不再对生鲜乳采取限购政策。在市场供应偏紧的情况下,生鲜乳的收购价格也开始提升,比上半年每公斤上涨0.2~0.4元左右,部分高品质生鲜乳的收购价格甚至达到4元/公斤。对此,一位奶牛养殖企业负责人表示,此轮生鲜乳价格上涨一方面是因为进口原奶价格大幅上涨,迫使一些乳品企业不再单一大量进口洋奶粉,而改成收购生鲜乳,另一方面,经过连续两年多的低价期,一些奶牛场倒闭,存栏奶牛数量减少,生鲜乳总体产量减少导致供需关系改善。

据了解,国内奶牛养殖行业由于饲料成本高,同时大量进口所需的设备、冻精、兽药、添加剂等技术性产品,加上高土地成本和规模化水平较低、单产较低等因素,造成内地原奶价格大部分时间都高于国际价格。

鉴于国内近几年来乳业面临进口冲击、奶牛养殖和乳制品企业业绩不振等市场困境,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五部委于2017年1月9日联合印发了《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了我国奶类产量由2015年的3870.3万吨提升至2020年的4100万吨,奶源自给率达到70%以上的发展目标,并将发展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确定为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乳业专家宋亮表示,此次乳业‘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对乳业发展的意义重大,这意味从国家层面重新认识到乳业行业的重要性,并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在良好的政策形势下,随着国内大型规模化奶牛养殖企业的崛起,海外原奶相对本土生鲜乳的综合优势将会逐渐缩小,届时,海外原奶对国内生鲜乳的冲击将会明显减弱,我国奶牛养殖产业也将因此迎来真正的长期发展机遇。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