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理塘县:发展高原特色产业 推农业供给侧改革

2017-04-06 14:47:26   

四川新闻网甘孜4月4日讯(叶强平)4月4日,笔者从理塘县人民政府获悉,县委、政府已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绿色高原特色产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的意见》,这标志着该县农业供给侧改革将迈上新台阶。

2017年,理塘县将立足建立绿色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定位,始终坚持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按照“调结构、建基地、强产业、精加工、创品牌、促流通”的发展思路,做优结构、做强基地、做大产业、做精加工、做响品牌、做活流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理塘县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上,着力构建“1234”(指一心、两带、三园区、四基地)发展战略与产业空间布局。一心,着力在理塘县城所在地高城镇建设集农牧产品交易、物流、检验检测、游客集散与信息发布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中心;两带,着力在贯穿理塘县境内的川藏公路国道318、227线上,利用中国最美景观大道318线重点建设农业种植观光产业化推进带、畜牧养殖观光产业化推进带;三园区,充分利用理塘现有的产业园区建设状况,培育壮大“濯桑现代生态农业园区”、“高城镇农畜产品加工园区”、“G318线现代牧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四基地,着力打造万亩特色粮油菜种植示范基地、万亩特色经作种植示范基地、万亩优质牧草生产示范基地、万头特色畜牧养殖示范基地。突出发展精准效益农业,力争把理塘打造成全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在做实特色产业基地上,理塘县将围绕“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生态布局和“两个百万亩”农业、林业特色产业建设目标。结合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突出分类指导,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旅则旅的发展思路,对接市场需求,推广良种良法、精耕细作、种草养畜、果树规范化裁培技术和农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大力发展精准农业、生态畜牧业、特色林果业、乡村旅游业“四大产业”;加快建设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特色水果、道地中药材、特色养殖、休闲农业“六大基地”;大力开发粮、油、菜、药、肉、奶“六大产品”,在全县打造一批粮经复合、种养结合、农旅互动、生态良性循环的特色产业基地。力争2017年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3.85万亩、特色畜禽养殖小区2个。

理塘县按照建基地、扩规模、拓市场、创品牌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对接市场选准选好优势产业,用好用活产业扶贫资金,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农户”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牧场、家庭农(牧)场和种养大户,力争全县每个村都有1个主导产业,都有1个主打产品,初步形成县有重点、乡有亮点、村有看点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确保农牧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从2017年开始,理塘县借助组建成立的供销集团公司,整合项目资金,重点抓好理塘牦牛、高原绿色蔬菜、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和产品。着力把国道318、227线和重点旅游景区打造成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和中国最美景观大道。

理塘县将充分利用本地绿色资源,发展粮油、肉乳、果蔬、菌药精深加工,主打有机牌、绿色牌。制定扶持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抓好理塘县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建设,狠抓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着力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将现有的高城鹏飞牦牛肉、理塘蓝逸等公司规范进园区,杜绝“遍地开花、各自为政”的局面。同时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再引进五家以上的龙头企业进驻园区。明确企业经营加工范畴,防止企业同质化加工、同类化建设,优化加工产业布局。同时,配套建立加工储藏与冷链物流中心。力争到2019年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以上,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达10家以上。延伸农畜产品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扶持发展青稞、蔬菜、中药材、食用菌、奶制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做强粮、油、菜、药、肉、奶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力争创建命名一批省级、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借助广东省、珠海市对口支援,省内新都区、金堂县结对帮扶等区域合作平台,理塘县加强对接沟通,深化细化区域合作内容,积极寻求新的支持带动,助推现代农牧业发展,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加快农产品市场和流通体系建设,大力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通过“互联网+农业”、“供销社+农产品”等多种渠道,大力推进农商对接、农超对接,初步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流通网络。

理塘县还将与省州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积极引入院县对接、校县对接模式,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良机良壤新技术,重点抓好畜禽品种改良、农业精耕细作、种草养畜、农机推广,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力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牧民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依托相关农业开发企业,努力开创农业双创平台。建立农牧民培训中心,年培训生产服务型农牧民500人次以上。力争2017年全县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机化水平达到40%以上。

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理塘县将重点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种养专业大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土地、草地、林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支持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在村组内互换并地连片耕种,积极推广股份合作、经营权流转、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2017年,力争全县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2个,种粮大户24户,特色农业种植大户5户,养殖大户30户;引导土地流转7000亩,其中30亩以上适度规模流转面积6800亩。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