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8 08:49:54 过国忠 姜树明 孙海燕
原先的化工厂变成了一个鸟语花香的开放公园,在业内有知名度的热带厂变成了一家设施一流的体育健身娱乐中心……阳春三月,科技日报记者来到江阴市华西村走访,发现这里曾经发挥支撑作用的一些经济实体消失了。
“华西要打造成为‘百年企业、百年村庄’,必须要以新理念来谋求新发展。不能简单地用过去的办法,来做现在的事情,而要用新思维应对新变化,以新举措创造新优势。”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说。
自觉转型,新产业进入转型“收获期”
2000年以后,制造业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土地成本大幅度提高、环境容量不够等问题。这对于钢铁、纺织、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华西来说,“压力”不小。吴协恩清醒看到,如果为了大而大的话,再扩张下去,今后一定是会遇到大困难。只有下决心调整,华西才能得到新发展。
村党委从转变发展理念着手,组织党员干部带着问题集中学习、外出考察、开展大讨论……很快,大家统一了思想,有了危机意识,明确了发展新目标。
用吴协恩的话说,“改革要趁早,调整也要快,等到行情不好再改再调就迟了。转型更要脚踏实地地转,要真转而不是假转,实转而不是空转。华西启动新一轮改革与调整,牺牲局部与眼前利益,这是旨在为华西赢取更好的未来”。
华西在转型发展上,坚持关停、技改、开拓的“三条腿”走路,同时,按照“集团多元化,下属企业专业化”的策略,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布局华西产业,培育和打造出新增长点。
关停,2004年以来,陆续关掉了线材、化工、带钢、老电厂等9家低效益企业。从2004年开始,华西一直做“减法”,去掉了130万吨的产能,每年减少原煤消耗21万吨。
技改,华西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其余传统产业。3年来,仅在重点产业的技改总投入11.6亿元,既提升技术水平又优化环保能耗,实现了企业环保指标全部优于相关标准。
开拓,利用资本优势,拓展到金融、海工海运、矿产资源、新能源、电子竞技、网络游戏等新兴产业领域,转出了产业新业态。目前,华西集团投资入股的公司企业多达45家。其中,在海上油田安装领域,华西已做到全国第三。
尽管近几年华西钢铁、化纤等传统产业对集团赢利贡献率有所下降,华西金融、海洋工程等服务业则快速成长,正在进入转型“收获期”。2016年,服务业对集团的贡献率达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