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2 16:57:00 李楠 记者 王伟千
为探寻各地优势农业产业发展之路,报道一线合作社理事长、农场主果园管理经营之道,义务为当地优质特色农产品做好品牌推广,5月9日,农业科技报社主办的第二届寻找最美果园活动来到陕西礼泉县裴寨村千亩樱桃基地。沿着陕西礼泉县裴寨村主干道一路走下去,马路两边全是樱桃园,种植面积已达3000多亩。记者看到:快递公司直接在地头设立樱桃现场称重包装发货点,快递员将刚采摘下来的新鲜樱桃快速发往全国各地。
十几年来裴寨村樱桃产业快速发展,离不开一位关键人物,他就是陕西省礼泉县农友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德厚。
李德厚从1973年担任裴寨村生产队队长开始,到今年刚刚卸任裴寨村党支部村书记,4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从事过棉花、小麦、玉米、苹果、樱桃种植,每一种作物经过他的管理都能达到高产。1973年开始他就关注田间科学种植技术,使棉花亩产达到100斤;同时引进粮食增产的方法,用人工点播小麦种植技术,小麦根深、发苗快、分叶好,亩产达到1000斤;他用育苗移栽技术种植玉米,亩产也达到1000斤,这些在那个年代已经是高产水平。80年代李德厚已成为裴寨村的技术员,90年代到2016年年底在他担任裴寨村村支部书记期间,多年来,他的果园一直是众人学习的典范。
发展樱桃产业 造福一方百姓
在李德厚的7亩樱桃园中,他向记者介绍,2000年左右礼泉县苹果出现连续三年的价格低迷期,苹果不但卖不上价还出现滞销。2001年礼泉县苹果产业结构调整,当时主管农业的县长和县果业局局长倡导裴寨村村民种植樱桃,礼泉县政府沟通协调银行贷款,用于采购樱桃苗子,李德厚亲自到山东泰安果树研究所采购到一年生樱桃成品苗子,裴寨村第一批就种植了500亩。
引进品种容易,缺乏樱桃管理技术成难题,大家对樱桃的生理习性不清楚,怎样作务、管理心里都没有底,这样耽误了几年时间。后来打听到陕西省铜川市樱桃种植技术已经成熟,礼泉县县政府分批次组织村民前去铜川市樱桃园参观学习。他在铜川认识到当地樱桃土专家陈友任老师,请他指导村民先把樱桃树型整好,经过前后四五年管理,村民终于有了第一笔收入,当时一斤樱桃售价最高达10元,平均售价是6元,一亩地能收入1万多元,第一批樱桃种植户都尝到了甜头。随后在2010年樱桃价格每斤涨到15至17元,园子管理好的一亩地可收入2万多元,这时裴寨村及周边村子开始大面积发展樱桃种植。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关键问题是看土壤、气候、地理优势。目前村子挂果好的樱桃园以2009年开始建的为主,2001年的园子现处在更新阶段,因为大部分樱桃树已开始老化无法再创造价值,老化主要原因是果农连续多年为了产量,大量强制性结果导致的。”李德厚向记者介绍目前村里樱桃树存在的问题时说。
多方学习技术 打造最美果园
李德厚于2005年开始多次邀请杨凌樱桃专家蔡玉良教授,铜川市果树研究所肖宝祥教授到合作社现场为樱桃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和专家教授结识后经常交流,学习到樱桃修剪、施肥管理技术。他说,开春一般在3月樱桃开花坐果以后再施一次速效肥,等果子销售后再施一次肥补充营养。樱桃在盛果期需要施肥4次,按周年来说,8月底9月初大量施用上有机肥,然后施化肥、微量元素肥。樱桃开花量大,座果率比较集中,消耗比较大,各种元素都要有,特别是钙、铁、锰等元素,合作社每年从内蒙古、甘肃、陕西彬县这些地方拉来羊粪,同时村上建了一百多座沼气池用于补充农家肥。原来的粗放型管理,对樱桃的品质、树势都有一定的影响。2009年李德厚在渭南学习时,了解到当时山东烟台最先进的单轴延伸樱桃树型改造技术,这种树型能达到丰产快、早期结果、通风、透光、营养集中。李德厚看到这种技术比他们合作社当时发展的细长纺垂型樱桃树型有明显优势,回来后,他便把自己的几亩樱桃园改造成单轴延伸树型,随后几年樱桃树给他带来的收益,吸引了各地樱桃种植户来到他的樱桃园参观学习。
引电商建大棚奔小康
李德厚介绍,樱桃售价与产量、品质、交通、销售渠道有连带关系,凡是通过电商发货的比普通的销售方式销售的收入多,以后樱桃发展趋势主要靠品质、质量、诚信来赢得市场。礼泉农友果业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社员300户,樱桃品种有岱红、红灯、美早、拉宾斯、布鲁克斯、萨米脱等丰产性能好、品质好的品种。合作社以前以外地客商收购为主,现在依靠裴寨村的地理优势,距离市场近,快递进驻果园,全村年轻人都在发展电商、微商。合作社主要控制价格,对于销售渠道已经不再统一管理了,今年合作社的樱桃每斤售价在24—27元能持续到五月底。这样好的行情李德厚应该很满足,但他仍有更高的追求,他们村一户大棚樱桃种植户,今年7分地的大棚樱桃收入达10万元,而他的7亩大田樱桃加起来每年收入才10万元左右。大棚樱桃抢占市场先机,在大田樱桃未成熟上市前,就已上市销售一个月。李德厚决定今年樱桃卖完他就准备去辽宁、山东等地考察大棚樱桃,赶年底在合作社建起樱桃大棚,带领合作社社员共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