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8 11:01:11 李朝维
恩阳古镇千年,风景旧曾谙。四年前的恩阳古镇,只有几座古老的建筑与一些破旧的房屋,还有零零散散的商户,来往的游客较少。恩阳新区成立后,区委区政府围绕建设“生态历史文化名城新名片”这一目标,投入资金1500万元,在保持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对古镇进行修缮改造;投入资金2.6亿元,完成古镇配套设施建设。经过改造古镇换新装,成就了过去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游客量逐年呈“高速”递增趋势,商户也大量增加。
古镇“华丽转身”成游客青睐目的地
5月30日正值端午时节,记者驱车来到恩阳古镇,在游客中心停车场看见,停放着不同省、市车牌的车辆。古镇上随处可见拥簇的游客,组团或是一家人进入古街,询问价额购买特产。
“我从小生活在广元,毕业后回到广元上班,由于工作时间特殊,很少有时间陪家人。这周端午节恰好遇上放假,正好可以带家人出来玩,小长假不好去远的地方,听朋友推荐恩阳古镇还不错,便带上家人来转转。”来自广元的刘先生说,古镇文化真的挺吸引我,这里大量的红军文化可以让孩子了解过去,还有很多地方特色小吃。
“恩阳古镇不像其它古镇那样商业化,生活气息浓厚,这已是我们第三次过来。”正带着一家大小前来游玩的南充市民王女士说。随着古镇进一步打造,吸引的游客越来越多,给古镇聚拢了人气、带来了商气、充满了喜气,这一切得益于古镇的“华丽转身”。
古镇发展前景好 商户留驻带动经济
据恩阳古镇商户刘景全介绍,曾经的恩阳古镇虽然拥有“全省十大文明古镇”、“全国文明集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众多“重量级”头衔,但由于年久失修、缺乏保护、配套设施滞后,严重制约了古镇旅游的发展。
刘景全与妻子一直在古镇做生意多年。“恩阳未成区之前,人流量特别小,做生意不景气,古镇很多居民都外出务工,我也有着这样的计划。不久后恩阳新区成立,后面开始打造古镇,我才下定决心留下来做生意。”刘景全说,“今天不算很忙,麻花和干鱼儿卖得还不错。”
站在一旁帮忙的妻子陈琼华接过话讲,“最忙不过春节,从大年初一开始,我与丈夫进行分工,我负责称秤、算账、收钱,丈夫则负责炸麻花和干鱼儿。因为春节游客居多,生意特别好,基本每天从早忙到黑,有时饭都顾不上吃饭。虽然过得辛苦,但还是值得,每天能卖上千元。”
投资近3亿升级古镇 四年巨变旅游迈入“新高点”
据恩阳区旅游局副局长李杰介绍,恩阳新区成立后,区委区政府围绕建设“生态历史文化名城新名片”这一目标,投入资金1500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保持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对古镇进行修缮改造。投入资金2.6亿元,完成了北入口游客中心、停车场、市民广场等古镇配套设施建设。
恩阳区旅游局副局长李杰告诉记者,经过精心改造,古镇换新装,成就了过去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升级后的恩阳古镇,成为恩阳一张崭新的名片。宽阔的恩阳外环线、恩阳大道,一栋栋高楼大厦剑指天空。作为巴中“一城两翼”的“西翼”,恩阳正张开它的“羽翼”,展示它独特的魅力。
2016年9月,恩阳古镇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授牌。2016年10月20日和11月18日,第七届四川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第四届巴人文化艺术节在市民广场相继开幕,在这两次重大节会中,古镇作为国内外嘉宾活动考察的重要点位,好评如潮。
“自从古镇修缮完成和北入口完工后,游客量成倍增长,千年古镇繁华如今再现。”恩阳区旅游局副局长李杰说。据了解,仅在2017年春节期间,古镇就接待游客15.8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00万元,接待游客人数和收入均创历史新高。目前古镇商家也从2014年初的10多家发展成40余家。李杰表示,下一步将陆续打造古镇其他几个入口,争取在2020年将恩阳古镇打造成AAAAA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