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北京市大兴区推进农民持续增收速记

2017-08-07 11:49:46   

今年以来,北京市大兴区围绕落实新区“三个三”战略,紧抓新机场建设、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等有利机遇,积极挖掘增收新潜力,开发增收新途径,培育增收新动能,全力推进农民增收再上新台阶。据了解,上半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70元,同比增长9.1%。

搭建平台,稳步扩大转移就业

围绕北京新机场建设,大兴区通过搭建平台,开展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实用人才培训,积极利用优惠政策推进农民转移就业,全区仅上半年实现转移就业人数3326人。

聚焦重点区域。为促进机场地区劳动力就业,该区在榆垡镇和礼贤镇举办机场建设地区专场招聘会,共有92家企业和培训机构参会,提供岗位2622个。同时,还与机场入驻企业中航油(北京)机场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招聘飞机加油员。

聚焦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和“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项就业活动,累计组织招聘会109场。

聚焦重点岗位。通过移交平原造林管护提供绿色就业岗位800个,结合公益墓地、环境整治等工作开发新的公益性岗位就业。

聚焦重点政策。积极争取就业扶持政策,做好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对各镇就业影响的预评估工作,争取机场就业政策覆盖范围拟从礼贤镇、榆垡镇扩大到其他5个镇。

突出特色,大力发展民俗旅游

结合全区特点,大兴区全力打造全城化旅游发展环境,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北京最美乡村”评选活动和美丽乡村建设,建设2个最美乡村和61个美丽乡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提升旅游环境。

对旅游设施进行提升。对庞安路沿线旅游产业带进行提升改造,对民俗村、园区和民俗户统一进行门户标识设计制作,完成东辛屯民俗旅游村旅游设施提升改造工作。

通过节庆活动带动旅游发展。成功举办2017都市休闲高峰论坛、第九届北京月季文化节、第二十九届北京大兴西瓜节和安定桑葚文化节等系列节庆活动,带动周边民俗旅游发展。

举办多项市民旅游主题体验活动。如“西瓜进城记”之大兴西瓜走进东城外交部街33号院和“享趣大兴、爱上大兴,万人游大兴”主题活动,组织城区市民、高校师生到大兴进行乡村旅游体验。

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推介。通过大兴旅游微信、微博进行宣传推广,利用大兴旅游APP平台,累计签约区内旅游企业(民俗村户)115家,推出旅游产品236个,组织线下主题日活动80次,参与市民和游客1.3万人次。

 拓宽渠道,积极推进产销对接

通过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企对接,大兴区全面开展农产品销售对接工作,使农产品提质增效,提高农产品销售收益。

在农超对接上,该区7家专业合作社与华联、城乡等北京大型商超企业实现对接,实现销售收入2025余万元。

在农社对接上,该区4家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在全市70个社区建立了农产品直营直销点,通过社区直营店、便民商亭、网店+社区直投柜+社区体验店等不同模式,使该区优质农产品进入社区销售,实现销售收入9577万元。

在农企对接上,该区多家合作社与海底捞、呷哺呷哺等餐饮企业对接,带动农产品进入餐饮、商超等领域销售。

释放活力,不断深化农村改革

大兴区通过改革推进农民财产权利的保护,分享土地增值的收益,推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确保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上半年全区完成土地流转2.47万亩,种植景观田3800亩,完成平原造林16907亩。

推进拆除腾退工作。全力加快拆除腾退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工作,目前已腾退土地2.35万亩,农民可获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保底收益,土地入市后可获得收益分红,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推进“三农”保险示范区工作。该区提高保险覆盖率,增加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投保主体,将保费中农民自筹的比例从20%降到10%,创新保险条款,增加西瓜综合成本险,提高了西瓜和梨的保额。

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工作。该区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研究制定实施办法,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纳入贴息范围,鼓励银行与农业担保公司合作,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业务。

注重实效,全力抓好精准帮扶

大兴区充分利用市、区各部门的政策性扶持,抓好精准帮扶,通过促进就业和产业发展,促进低收入户增收。

一是政策帮扶。出台大兴区《关于财政支农资金支持低收入农户增收及低收入村产业发展工作的实施细则》,落实1000万元市级专项扶持资金,推动低收入村、户的产业发展;研究探索将小黑垡村建设用地纳入长子营镇第一期拆除腾退范围,青云店镇六村列入棚户改造计划。

二是产业帮扶。该区旅游委为小黑垡村制定旅游发展规划,研究推出旅游发展项目;青云店镇六村依托林地资源,发展林下食用菌、中草药和蔬菜共215亩,带动低收入户增收。

三是就业帮扶。通过开发公益岗位就业,如小黑垡村通过平原造林管护、成立村级环卫队等措施,全年可实现120人就业。

四是社会帮扶。市区各部门各单位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稳步推进帮扶工作。如北京市农业局种子管理站为小黑垡村提供食用菌种植技术和每年50万元的菌棒。大兴区残联为小黑垡村肉鸽养殖基地申请助残增收基地,扶持40名残疾人就业。

五是社会保障。该区用足社会保障托底政策、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增收的低收入农户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上半年,对生活困难的农村家庭发放各专项帮扶金额345万元。

记者从大兴区政府了解到,下半年,该区将继续围绕农业增收,加快惠农政策的落实,千方百计让全区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其主要措施有四个方面:其一,以就业促增收。通过加强培训,推动农民就业,完成1万名新型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同时继续增加绿色岗位和公益性岗位数量。其二,以政策促增收。将落实基本菜田补贴、金融贴息、新保险、机场周边农用土地流转补贴等惠农政策。其三,以改革促增收。加快推动集体资产赋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拆除腾退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工作,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其四,以帮扶促增收。全力做好低收入农户及低收入村精准帮扶共走,跟踪督促支农资金扶持项目落实情况,确保低收入农户全年增收幅度高于全区农民平均水平,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