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9 09:13:50
8月2日,翼城县里砦镇北石村村民任月兰和卫绍兰因为打扫街道表现突出而登上该村当日的好人好事榜。在全省大力推进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之际,翼城县里砦镇以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推行义务清扫长效机制,“唤醒”了群众的集体意识和公共意识,在集中整治农村环境、共建美丽乡村的工作中树起了一面独特的旗帜。
每天早上6点钟,68岁的卫绍兰都会早早起来把自己的房前屋后打扫干净,而且还会把离主街60米长的小巷道也主动进行清扫。卫绍兰告诉记者:“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出来义务打扫,你多点他少点没人计较。环境卫生搞好了,走到哪儿都是干干净净,心情舒畅了,人也有精神。”北石村是里砦镇最早实行义务打扫机制的村庄。里砦镇党委政府通过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在总结北石村经验的基础上,从去年11月开始在全镇实行全民义务清扫制度。
如果遇到不主动打扫的村民,该如何做工作?感军村村委会主任谭龙说,开始的时候不少村民也反对,认为 “农村打扫这么干净干吗?”叫也不出来打扫。分片的党员针对这些村民就采取耐心的上门动员办法。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连着叫四五次后他就不好意思了,再后来看到大家都在打扫,慢慢地就都形成了习惯。
为确保全民义务清扫长久推行、有效推行下去,该镇采取了以下三种办法:一是分片包干。镇党委政府负责统筹安排,分管领导负责督促协调,各片总支书记是本片领导责任主体,包村干部是具体责任人,村“两委”主干是实施责任主体,在全镇真正构建起了分级负责、分片包干的工作责任体系,为全民义务清扫扎实推进提供了坚强领导保障。二是现场督促。每月每逢2号、16号义务清扫日,所有包村干部全部到村,确定清扫重点、监督“两委”干部组织、检查义务清扫制度落实情况。片领导分片巡查,镇分管领导全镇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是严格奖惩。对于村“两委”主干不重视、不发动、走形式、走过场的,由片领导进行正式约谈,限期整改。严重的将通过大会上宣布,除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项外,暂停该村资金发放、项目申报。待整改完成,片领导同意后,再恢复正常。
北石村老党员刘风江告诉记者,虽然上级每年都拨付给村里一部分环境卫生转移支付款,但在以往,这些钱还不够应对一次突击性检查所雇用的推土机费用。全民义务清扫制度推行8个月来,因为天天打扫,村里几乎没有垃圾积累,不仅实现了公共卫生“村内不花钱办大事,村外花小钱解难事”的目标,还提升了党支部村委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同时提高了群众的集体意识和文明素质,可谓一举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