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1 10:48:00 记者 梁高强
今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片区挂牌成立,作为全国目前唯一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主要特色的自贸片区,杨凌片区对标农业特色鲜明的国际一流自贸区,建设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以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为重点,通过全面扩大农业领域国际合作交流,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
深化制度改革 探索创新智慧服务
走进杨凌示范区综合服务大厅,就走进了一个功能全、服务优、智慧程度高的综合性行政服务平台。“企业注册一口受理”“建设项目一口受理”税务、质检、食药监、国际贸易服务、银行等一站式对外办公窗口以“阳光服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顺畅的办事服务。在实现企业注册“七证合一、八项联办”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整合农林领域的45项后置审批事项,实行“53项联办”。依托商业银行网点和工商服务站建成24个“杨凌片区行政事项审批(备案)联办服务中心”,企业在任意网点即可办理行政审批备案事项,一元钱创办公司、一小时完成注册等便捷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推进建设项目“一口受理”审批制度创新,探索建立了多规合一、多评合一、多图合一、联合评估、联合验收的“三合两联”工作模式,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将从150天压缩在60天以内。挂牌以来,杨凌片区新增注册企业261家,注册资本23.529亿元,其中外资企业2户,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国际农业合作、投资贸易领域改革等九方面,杨凌片区研究提出了首批18项创新试点举措。大力开展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创新,通过农业基地连锁化推动农业标准化实施。实现了国税、地税全域通办,初步建立了与企业、机构及政府部门协作进行自贸区制度创新探索的工作模式,全力营造良好的投资服务环境。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商事登记”,企业登记注册实现全程电子化。首创手机微信办理营业执照模式,申请人通过工商部门微信公众号,最快可在半小时内完成登记注册并申领电子营业执照。
搭建国际合作平台 推进自贸片区建设
杨凌示范区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全球范围助力企业发展,重点推动 杨凌片区“1+3”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杨凌国际农业科技商务平台建设,哈萨克斯坦、美国、俄罗斯3个杨凌农业企业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均已正式挂牌运行;积极推进尼日利亚杨凌农业科技文化培训中心项目,在丝博会期间与尼日利亚十字河流州州长进行合作洽谈,杨凌片区与尼日利亚十字河流州签署了关于开展农业合作交流谅解备忘录,后期将通过海外杨凌农业科技文化培训中心建设形成杨凌农业国际合作新平台;与中铁20局、中非发展基金等加强合作,加快推进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农业国际合作园项目。
杨凌自贸片区目前有54个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投资200.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1.82亿元。54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3.90亿元。积极策划包装重点支撑项目,储备国际学校、国际医养中心、自贸中心商业综合体、杨凌国际农资展示直销中心、中以设施农业产业园、自贸区产业引导基金等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杨凌综合保税区项目已完成前期资料准备工作,8月9日正式向陕西省政府提出设立申请。西北海产品集散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合作网线下展示交易中心、农食互联中央厨房食材集散中心等三个项目已完成入区评审,开始实质性落地。引进Ulife洋货码头进口商品直营店项目,即将正式营业。
杨凌片区设立伊始就明确了“一中心、五基地”,即“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基地、国家农业科技与标准创新基地、国家农业国际贸易创新基地、国家农业综合服务创新基地、国家农业体制机制创新基地的发展目标。今天的杨凌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扎实履行国家使命,围绕国际农业领域开放合作,积极探索制度创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完善国际投资贸易、精准开展国际招商、不断创新人文交流新模式,把杨凌打造成“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