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5 14:51:58 通讯员 盘小美
初秋的西峰乡村,处处果香四溢,大大小小的果园里,农民们忙着采摘、销售早熟苹果,套着果袋的晚熟苹果压弯了枝头,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有不少外地客商早早就来到这里了解市场行情,收购苹果。来自河南的客商靳松宪对西峰苹果赞不绝口:“我从去年开始到西峰收购苹果,这里的苹果虽然价格比陕西等地要高一些,但个头、甜度、口感都不错,在南方的一些大城市很畅销,这次来我准备收购10万斤,但遗憾的是早熟苹果很抢手,果园里没那么多货。”
近日,在温泉镇刘店村南坳组村民巨兴红家的果园里,十几个村民正忙着分拣、搬运刚采摘下来的嘎啦苹果,一筐筐色泽鲜艳的苹果让人垂涎欲滴。“这个7亩大的果园栽的全是嘎啦,今年的产量在2万斤左右,今天我按一斤两块八毛钱的价格一次性全部卖给河南客商,每斤比去年高了两毛钱,能净赚4万多元。”巨兴红一边忙碌一边笑眯眯地告诉记者,他家经营果园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这几年他逐年扩大种植规模,并不断淘汰老果树,栽种新品种,目前除了7亩早熟果园,还有8亩晚熟的富士苹果,两年后,果园将全部进入盛果期,到时候年收入将达到10万元以上。“对农民来说,经营果园是一条不错的增收路子,这几年我家靠种苹果日子越过越好,不仅盖了新房,还买了小轿车……”说起经营果园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巨兴红一脸幸福。
在庆阳恒丰源苹果农民专业合作里,社员们忙着包装苹果。“今年我们把社员的苹果收上来后进行分级销售,并重新设计包装,在箱子上贴上二维码,客商可以通过扫二维码详细了解苹果的原产地、品种等信息,这样可以更好地宣传庆阳苹果。”合作社负责人高成介绍,刘店村现有苹果栽植面积7200多亩,其中挂果的就有6400多亩,平均亩产值在5000多元左右,每年为果农增加收入3000到4000万元,苹果已成了村民的“致富果”。
像刘店村这样的苹果大村,在西峰区还有很多。近年来,西峰区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地理区位优势,把苹果产业作为产业扶贫、助农增收的重要载体,按照“填平补齐区块、提升整体面貌”的思路,加快土地流转,突出规模连片发展和标准化园区建设,以东部10万亩绿色苹果生产基地提质改造为重点,大力推广“西农”技术和“海升”模式,积极推行合作化管理,推动苹果产业由分散粗放的小农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在不断扩大苹果种植面积的同时,积极实施优果工程,全力打造绿色品牌,组织果树专家不定期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推广工作,组织果农外出参观学习,培育出了一大批新型职业果农,推动了苹果产业提质增效。
据了解,目前全区苹果种植面积达25.36万亩,建成千亩连片苹果示范园52个、重点苹果专业村25个、专业合作社55个、百亩以上果园102个。去年苹果总产量达13万吨,总产值5.5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1500元,苹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