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吴堡空心挂面惹得众人赞

2017-11-01 15:15:41   

吴堡空心手工挂面榆林日报刘继远摄

延安日报记者思博海 

10月20日,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记者来到了吴堡县张家山镇高家塄村,这里曾经是吴堡县最偏远,也是最穷的村之一,现在却成了远近闻名的空心挂面村。 

走进该村,在村民张彦兵家,记者看到,一排排挂梁上,几十杆千丝万缕的挂面,在太阳的映照下,泛着青色的、黄色的、淡白色的光,仿佛一条条银丝门帘挂在眼前,让人禁不住驻足观赏。 

“你们猜一猜这些挂面是用什么做的?”张彦兵问。“菠菜”“胡萝卜”“艾草”“荞面”“韭菜”“苦菜”,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 

“用艾草、胡萝卜和荞面做的。”张彦兵说。 

“原来挂面还可以这么做?”惊叹声不绝于耳。 

在张彦兵的创新下,高家塄村空心挂面由以前单一的荞麦挂面扩展到艾草、苦菜、西红柿、黄瓜等17个种类,价格也是水涨船高,艾草挂面一斤20元、胡萝卜挂面一斤15元,虽然价格远超过普通挂面一斤7元,但依旧供不应求。 

挂面新品种的推出让张彦兵家的收入倍增,由曾经的每年5万元增长到20余万元。 

张彦兵只是空心挂面产业的受益者之一。 

2014年4月25日,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栏目报道了吴堡县张家山空心手工挂面后,张家山挂面一时间声名鹊起,享誉全国,各地市场纷纷要求订货。如今张家山镇十几个村子,每个村的农户都开始做起了挂面。高家塄村支部书记张斌告诉记者,以前村民的经济收入除了外出打工,沟里种地,收入来源不仅单一,而且不稳定,现在全村人依靠手工挂面产业,家家户户收入翻番,日子过得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听到家乡的手工挂面产业红火起来,挣钱又多,在外地打工的青壮年纷纷返乡,带领家人做挂面。而且这个活也不是很累,老人、孩子都能帮上忙。 

为了保证质量,张家镇上把手工挂面制作设定为12道工序:和面、揉面、切面条、搓大条、搓小条、上筷子、分面、梳面(拉面)、上架、上下分面、晾干下架、切面包装,每道工序均是手工操作。 

张家山镇还在产业扶贫、脱贫项目中,继续做好手工空心挂面家庭工业密集区建设,围绕“一心一面三条线”旅游建设目标,充分利用柳青和空心手工挂面这两张名片,配套发展民俗文化,充分挖掘手工空心挂面文化内涵,并推出了炒、蒸、凉拌等多种新吃法,打造体验挂面加工、品挂面宴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让手工空心挂面成为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记者们有幸吃到挂面宴,肉炒空心挂面圪坨、酸菜炒空心挂面、小炒肉空心挂面、手工空心挂面饼等一个个精美的挂面食品摆上桌面,大家都先拍照,后品尝,边吃边不停地赞叹这里的挂面真好吃。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镇已经建起了13家规模较大的手工空心挂面合作社,挂面专业生产户已有569户,预计2017年手工空心挂面产量达3500吨,产量4300万元,户均收入5万元至6万元。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