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养殖 > 正文

重庆綦江蜂农养蜂“不走寻常路”

2017-11-06 08:54:00    杨翼德 夏昌铭

重庆綦江中峰镇白蜂村9个村民一拍即合,选择组团发展,在白蜂村新建“春暖花开种蜂场”,主攻培育蜂王,繁殖蜂群。

甜蜜事业要玩新花样

目前綦江市场上,正宗的土蜂蜜每斤售价120~150元,一桶蜂产10斤蜂蜜就有1000多元收入,利润非常高。

春暖花开种蜂场9名股东,有养蜂20多年经验丰富的老蜂农,也有刚踏入社会的90后毛头小伙,还有准备大干一番的返乡创业者,他们同样看准了养蜂的前景。

今年29岁的王春银,是这个种蜂养殖场的法人代表,他看着父亲养蜂长大,对养蜂再熟悉不过。他知道,普通蜂农传统养蜂技术都是让蜂群自然繁殖、分桶,由于蜂王产生的机率低,蜂群不容易壮大。

“养蜂赚钱,培育蜂群可能更赚钱。”王春银说,蜂王是制约蜂群发展的瓶颈,如果攻克培育蜂王的技术,卖蜜蜂比卖蜂蜜更划算。

“这个事儿,可以干。”另外几个股东虽深知培育蜂王的不容易,但都看好繁殖中蜂的前景。

今年3月,这9个志同道合的蜂农花了20万元,在白蜂村建了一个标准化的蜂场,他们统一蜂箱、盖板、防蚁支架的规格,还在蜂场安装了监控系统,24小时全程把控。

拜师学艺掌握真本事

蜂场建好了,150箱中蜂顺利入驻,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手艺,尤其是要学习培育蜂王的核心技术。

听说重庆江津有位蜂农会培育蜂王,9个股东凑在一起商量,派最年轻的2个股东到江津去学。

今年4月,29岁的王春银和22岁的张小平提着礼物到江津拜师,那位蜂农耿直地答应了他们的请求,现场演示给他们看。随后,这位江津的师傅又到綦江上门指导。

“现在,我们培育蜂王成功率达到了百分之百。”王春银说,这个比例,比江津的师傅还高。

他们还到外地买来中蜂,用外地蜂群幼虫育王,用自己的雄蜂交配,达到杂交的目的,可让蜂群保持良好的遗传性状,维持蜂群强大的群势,工蜂采集能力强,蜂群抗病能力强。

“现在,有人要买蜜蜂,我们不到1个月就能交货。”王春银说,掌握了核心技术,蜜蜂繁殖很快。

育蜂取糖喜获双丰收

卖蜜蜂是以蜂脾计价,綦江市场价每脾蜜蜂100元。根据客户需要,一只蜂王配2~5脾蜂。

截至目前,春暖花开种蜂场培育的中蜂,除了在当地销售,还卖往重庆南川、贵州桐梓等地,已经卖了800多脾蜂,仅此一项,蜂场已进账8万余元。日前,他们又接到了不少订单,又将有几万元入账。

“我们的蜜蜂采五倍子花,蜜好,畅销。”王春银说,今年种蜂场还取了1000余斤蜂蜜,收入10余万元。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