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种植 > 正文

大棚蔬菜“喝”上鲜豆浆

2017-12-01 16:19:08    李伟 王恩标

眼下,已经进入冬茬大棚蔬菜采摘期。从一个月前,东明县陆圈镇菜农董爱英种的黄瓜开始采摘,现在,她家管理的3个大棚每天都能摘五六百斤黄瓜。

董爱英的大棚位于绿宝珠生态农业科技园内,园区由山东绿宝珠生物肥业有限公司和东明县扶贫部门共同出资建设。园区从去年开始建设大棚,目前已经建成80个。种植户零租金承包大棚,农资、技术由园区统一提供,种出来的蔬菜也由园区统一对外销售,销售收入则由种植户和园区按照四六比分成。

跟常见的冬暖式蔬菜大棚相比 ,董 爱 英 种 的 大 棚 要高 端 不少。从外观看,这些大棚全部采用钢架结构,没有厚厚的土墙,大大提高了种植面积。“传统大棚 的 棉 被 又 厚 又 沉 ,遇 到 大 雪天,容易把大棚压塌。这些大棚的棉被是新式材料的,像羽绒服一样轻薄。”她说。

11月11日,记者来到园区,陆圈镇王官屯村的杨建中用三轮车拉着一大罐新磨的豆浆来到基地。看到老杨来了,四五位种植户拿着大水桶,来接新鲜豆浆。

种植户们把接回来的豆浆倒进滴灌桶中,再加入腐殖酸和水,混合均匀后,打开滴灌系统,豆浆就被源源输送到每棵黄瓜根部。“每个大棚三四天滴灌一次,每次一个大棚都要用三四桶豆浆。”董爱英说。

杨建忠原来是做豆腐的,去年种植园区联系到他,希望他每天能为种植户提供鲜豆浆。“现在每天要磨150斤豆子,一天不落。”他说。

据园区负责人牛进仓介绍说,目前园区种植着黄瓜、西红柿、茄子等多种蔬菜,底肥全部采用有机肥,追肥环节采用豆浆、腐殖酸等,不用化肥。“种出来的水果黄瓜、小西红柿等蔬菜,生吃口感特别甜脆,销售价格也比普通产品高出一大截。”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