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种植“生态果” 念好“致富经”

2017-12-22 09:05:00    余清英

近日,笔者来到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新全村明亮家庭农场种植基地,路边的树上挂满黄澄澄的果子。绿油油的沃柑树像列队的士兵整齐地立在地里;一条水泥便道延伸至山间,杀虫灯、防旱池、蓄水箱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

 流转土地标准化建园

家庭农场主人付世明2014年通过考察后,决定流转土地建果园,通过区里和镇里的多次培训指导,以及平时自学,他掌握了种植果树的技术。2015年10月,他购买了7000多株沃柑树苗。

“栽果树的时候,区农委和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员都到现场作了指导,果树的行距和窝距是3乘以4米,一亩地只种56株。”付世明说,这样种果树光照均匀,方便施肥、除草、采摘。

“沃柑对肥水的需求量较大,我一般施的是腐烂发酵的农家肥和复合肥。”付世明说,他已对果园的土壤进行改良,不仅施有机肥和磷钾肥,还适量补充锌肥和镁肥,以保证叶片叶色浓绿。

 生态防控确保果品安全

明亮家庭农场果园里有一条硬化好的乡村便道直通山间,山坡上的防旱池里蓄满了水,平地埋设着巨大的储水箱,储水量达1吨。每隔一段就有一盏太阳能杀虫灯。

付世明告诉笔者,他的家庭农场严格按照区农委精品果园项目要求,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为减少防治病虫害时农药残留物对果品质量的影响,安装3台太阳能杀虫灯,达到诱杀果树害虫的效果。

生态果园提振乡村经济

“果园里的沃柑占大部分,今年都开始试挂果,大约能采摘8000斤果子。明年果树将进入盛产期,由于家里人手不够,只能适度规模经营。”付世明说,他的果子通过互联网、农村淘宝销售,由于果子优质,常有客户前来订购。

付世明指着细密的枳壳砧木告诉记者,他将把山的周围都种上带刺的枳壳砧木树,做好隔离带,尽量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施用,把家庭农场建设成生态果园。

付世明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我吃了‘定心丸’,农场流转土地的期限是20年,我要拿出所有的精力好好经营。”

南雅镇副镇长李红亚介绍,该镇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在服务“三农”方面狠下功夫,加强高标准产业基地建立,打好生态牌,从源头上保证优质农产品供应,探索出了一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生态增值的新路子,为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群众生活富裕作出新贡献。(余清英)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