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牢记宗旨 服务大局 奋力谱写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新篇章

2017-12-29 14:44:40   

近年来,铜川市供销合作社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文件精神,围绕全市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牢记“为农、务农、姓农”宗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我市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城乡繁荣做贡献,谱写了供销社深化改革、稳定发展的新篇章。 

系统实现稳步发展。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妥善解决社有企业和基层社发展以及困难职工生活保障等问题,促进了全市供销系统健康发展,和谐稳定。2017年,预计全市供销系统商品销售总额实现9.6亿元,市直社有企业资产经营收入130万元,均较上年增长10%。 

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按照中省有关要求,结合铜川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市供销社牵头拟定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并于2016年12月31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正式印发,为全市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提供了纲领性文件。同时指导各区县制定实施意见,目前,耀州区、王益区、宜君县《实施意见》均已正式印发,印台区已制定出征求意见稿,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2017年11月28日,成功举行铜川市供销合作社第三次社员代表大会,修订完善了《铜川市供销合作社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和监事会,为全市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掀开了光辉一页。耀州区供销合作社第四届社员代表大会业已召开,其余区县社员代表大会正在紧张有序地筹备中。 

基层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一是改造提升基层供销社。近年来,利用市级供销改革发展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引导,累计改造提升基层供销社12个,有效盘活了资产,改善了设施面貌,规范了经营管理制度,提升了为农服务能力。耀州区寺沟供销社创建为省级标杆社。二是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以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作为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和为农服务的切入点,累计建成43个集农资与日用品供应、农技服务、土地托管、公共服务、代理服务和废品回收利用服务为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社,覆盖行政村80余个,服务人口13万余人。三是领办参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全系统领办、参办各类专业合作社41个,社员数5280余人,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5个,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土地托管与半托管服务,解决了一些农村普遍存在的因缺劳力造成的粗放经营、效益低下的问题,引导和带动农民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耀州区社领办的柳林果品专业合作社“硕耀”品牌被省供销总社评为“十佳产品品牌”称号,高塬农业公司的“高塬凤”商标获全省知名品牌。 

流通服务手段不断创新。一是发展供销电子商务。结合全市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扶持和领办供销电子商务运营中心4个,为农副产品进城、农资日用品下乡提供了快速交易平台,年线上销售额1.5亿余元,在全市农村电商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耀州区供销社获陕西省供销总社电子商务示范县级供销社。二是设立农产品展销窗口。在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批发中心设立3处经销窗口,在西安农产品批发中心设立2个展销窗口,在市内建设农产品“一县一品”展示店3个,集中展示铜川特色优质农产品,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三是搭建外销平台。利用省内外各种展销会、交流会,组织市内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积极参展推介,2017年先后组织参加展会12场(次)。8月25日承办了市政府“2017铜川名优农产品(上海)产销对接会”,组织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展示铜川名优农产品。会上,市政府与上海果品行业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市供销社与上海山丹丹网络科技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全市6家企业与上海市经销企业签订了果品购销协议。10月24日,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副会长贾玉海一行10人应邀来铜考察果业产业,就进一步深度合作达成共识,为铜川优质农产品进入上海市场搭建了平台。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15年以来,全市供销系统共争取项目5个,争取资金710万元。其中“新网工程”项目3个,获得中省财政补助资金17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个,获得中省财政补助资金540万元。完成了陕西供销集团铜川高塬农业有限公司3500亩苹果土地托管和印台区绿丰农资有限公司3100亩苹果种植土地托管2个201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申报工作。所争取到的中省财政补助资金带动了社会资本2114万元,改造提升了一批为农服务设施,增强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规模,提高了现代化程度,优化了产业结构,带动了1000多户群众产业发展。 

助力脱贫攻坚取得实效。一是协助实施产业精准扶贫项目。经过全力推荐争取,促成省供销企业集团与我市铜川高塬果业公司和宜君县林果中心2个企业合作,组建成立了精准扶贫股份制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开展精准扶贫,共联合16个专业合作社,对接贫困户1460户。通过建档立卡、因户施策、联动发展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2016年带动脱贫560户,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80多个,年终分红219万元,户均1500元左右,为全市产业脱贫工作发挥了引领性作用。二是基层服务组织主动参与脱贫。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社与群众联结紧密的优势,与服务范围内的贫困户有效对接,建立帮困台账,明确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代办等服务项目,记载销售让利情况,及时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困难,共对接贫困户2200多户,通过免费培训服务,让利、赊销农资日用品、优先销售农副产品等形式助力脱贫。三是包扶工作扎实有效。为包扶村印台区红土镇邵家沟村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各1人,协助村上开展贫困户识别、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包扶措施。机关干部与25户贫困户结对子,实打实开展帮扶活动。先后筹资12万元帮助村上阵地建设和产业发展。2017年协助村上建起了幸福院和两委会新办公区,筹资配备了幸福院生活设施和村委会电脑打印机,改善了办公条件;筹资2万元,购买花椒苗2万余株,帮助43户贫困户栽植花椒树260多亩;市供销社机关支部与村支部开展共建活动,党组书记深入村上讲党课,将“道德讲堂”搬到了村上;先后组织送文化、送温暖、送义诊活动,11月8日组织村组两级干部和扶贫骨干12人赴杨凌农高会现场学习,帮扶工作得到了群众认可和称赞。 

党建工作持续发力。社党组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通过抓党建,促进了全系统作风的明显好转。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先后认真组织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在学习教育中查摆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进行销号整改,全部整改到位。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组织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法规,要求社机关党政班子成员轮流辅导,并结合实际进行讨论,交流学习体会,保证了学习的实效性。二是规范组织建设。及时配齐配强了各基层支部领导班子,组织基层的6个党支部按程序进行了换届,把党性强,敢负责的同志选用到了支部班子。各支部都能够积极工作,发挥了核心和堡垒作用,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三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同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每年年初,社党组同所属6个党支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并于年底安排两位支部书记向党组述职述廉,接受党组的评议。先后多次邀请纪委有关领导给机关全体党员和各基层支部领导作党风廉政建设报告,聘请了3名廉政监督员,对全系统的廉政建设进行监督,保证了全系统的风清气正。作风正则事业兴,近年来全市供销系统涌现出了一批肯吃苦,能干事的先进典型。耀州区供销社、印台区绿丰农资公司总经理王彩梅分别获得全国供销社系统“扁担精神”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铜川高塬果业公司董事长刘宝元荣获全国供销系统经济十大杰出人物荣誉称号。 

成绩来之不易,改革催人奋进。当前,全市供销系统正处在深化改革、追赶超越、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全市追赶超越、转型发展大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大力实施“两个三”工程,即在服务能力提升上实施“三创建”(创建基层供销社“标杆社”、村级综合服务社“星级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在服务领域拓展上实施“三覆盖”(实现供销电子商务区县全覆盖、产业精准扶贫项目贫困区县全覆盖、农村资金互助合作试点区县全覆盖),推进改革工作上平台;继续搭建营销平台,宣传推介铜川优质农产品,促进合作交流;发挥独特优势,服务脱贫攻坚;强化社有企业经营管理,确保系统和谐稳定,团结带领全体社员,努力把全市供销合作社建设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构建系统指导体系和经营服务体系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打造服务现代农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