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2018-01-05 16:16: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作为陕西省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现代化乳品企业,泾阳县陕西雅泰乳业有限公司创新“五连四统两保护”方式,带领广大农户“抱团”闯市场、合作促共赢,走出了一条企业带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羊产业”致富之路。 

在“五连四统两保护”创新方式中,“五连”即村企联合、产业链接、基地连户、股份连心、责任连体,“四统”即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管理,“两保护”即保护价全部收购、农业保险兜底。截至目前,公司已带动5800多户群众养殖奶山羊3万多只,涉及全县8个镇(街道)130个村,其中已带动1400户贫困群众养殖奶山羊9000多只。“羊产业”带给贫困户户均年收入达6000元以上。 

 一、创新方式 

(一)村企联合,共建共享促共赢。泾阳县委和王桥镇党委在雅泰公司党支部的基础上,联合企业周边的社树村和寺背后村,组建了王桥镇村企联合党委,共同谋划、组织发展奶山羊养殖产业。由村级组织负责组织发动群众、协助公司争取相关政策和项目,由公司负责技术推广、管理服务、基地建设、羊奶收购等环节,形成产业规划共商、产业基地共建、脱贫任务共担的发展方式。通过村企联合党委的组织和带动,公司在社树村和寺背后村陆续建成标准化养殖场1个、标准化奶站1个,培育和发展奶山羊养殖户145户,其中贫困户35户,户均年收入达到6500元。 

(二)产业链接,互联互通提效益。以羊乳奶粉终端消费需求为导向,推行奶山羊养殖、配送、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全链条发展方式。由养殖户为企业提供奶源,由企业为市场提供产品,打破了各个环节“单打独斗”的传统产业格局,催生了饲料种植、奶羊养殖、奶源运输、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的新业态,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各产业之间分工协作、首尾相接、同舟共济,带动5000多户群众通过奶山羊养殖增收致富,使1000多名富余劳动力在生产、研发、经营、销售等环节就业创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化组合和全面提升。 

(三)基地连户,共管共营共增收。通过推行“公司+基地(奶站)+农户(贫困户)”方式,集中运行、分户管理,促进养殖户成为产业基地的职业农民。公司先后建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奶山羊养殖基地6个、奶站30个,并负责向养殖户提供饲料、设备和技术指导,对成本收益实行分户核算。每公斤羊奶经过产品加工增值3倍以上,企业由此获得了经济效益。而每只奶山羊则为贫困户年均贡献纯收入1000元至1500元、提供种植业有机肥源约500公斤,使他们有了长远而稳定的收入来源。 

(四)股份连心,众筹众创谋共富。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股份合作方式,推动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务等要素入股合作,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形成了联产联业、联股联心的“利益共同体”。由此,直接带动贫困户入股达42户210万元,户均年增收3100多元。以安吴镇张沟村奶山羊养殖场为例,当地的贫困群众以300亩土地入股发展饲料种植业,每亩年均分红为300元;以小额贷款入股,每户年均分红为4000元。而雅泰公司以奶站和技术入股,让利农户,占股不分红。

(五)责任连体,同干同闯同进退。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公司与农户签署养殖合作协议,发展订单农业。由企业负责生产经营、开拓市场、提高效益;由养殖户负责鲜奶质量、保障奶源安全,两者相互协作、共同发展。以寺背后村村民韩永宏为例,由于自家的养殖场地小、设备弱、条件差,发展潜力和空间也越来越小,他决定尽快入驻养殖基地,预计可将养殖收入从现在的8万元提高至12万元以上。 

(六)科学运营作保障。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公司大力创新管理服务方式,覆盖所有参与合作的养殖户。一是统一饲喂标准。在公司专业团队的严格检验之后,以出厂价将饲料统一出售给养殖户,确保每只奶山羊能够吃到合格的饲料。二是统一养殖技术和防疫工作。组建雅泰技术指导服务中心,建立养殖户技术服务档案,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培训和服务,并统一做好奶山羊防疫工作。三是统一订单收购。企业与养殖户签订羊奶收购合同,保证所产羊奶由公司收购。四是统一奶源管理。由公司根据养殖基地布局建设奶站,通过机械化挤奶和全程冷链运输,保障生鲜乳的质量安全。五是保护价全部收购。当市场价格较好时,公司按市场价格收购生鲜乳;当市场低迷时,则按保护价全部收购,以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六是农业保险兜底。由县财政出资62.92万元为贫困户的奶山羊进行全部投保,通过公司带动扶贫和奶山羊政府投保的“双保险”,让贫困户能够安心养殖。 

 二、主要成效 

(一)创新了产业扶贫方式。通过创新“五连四统两保护”方式,龙头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紧密连接起来,充分发挥了经营主体的技术、人才、市场、管理、资金等综合优势,实现了从“输血”向“造血”、“扶贫”向“扶志”“扶智”“扶技”的转变,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夯实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二)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通过创新“五连四统两保护”方式,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奶山羊产业的养殖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自给向市场、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的转变,促进了科技化引领水平、组织化发展水平、规模化养殖水平、市场化运作水平的稳步提升。 

(三)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通过创新“五连四统两保护”方式,贫困群众或直接经营,或参与创业,或入股分红,或就业增收,或从事管理服务,直接成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受益主体,增收渠道越来越宽、来源越来越多、领域越来越广、效益越来越高,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四)带动了多种扶贫方式。在“五连四统两保护”创新方式的带动下,全县形成了多个企业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先进经验。例如:泾阳陕西自强面粉有限公司探索成立了“陕西自强粮食银行”,共建成18个粮食储备所,覆盖85个自然村,储户达到3000多户,促进群众增收每户达220元以上;王桥镇日新现代农业园区,发展酿酒葡萄种植1.53万亩,推动农民以土地入股分享发展红利,带动贫困群众1468人,累计增加农民收入5000多万元。与此同时,全县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组织276家,入社会员达2万余人,其中有400余名贫困群众。如此一来,把贫困群众的发展紧紧嵌在了“黑白红绿”四色产业链上,形成了全社会共同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三、重要启示 

(一)党的基层组织是基础。通过组建村企联合党委,有效整合了基层组织力量,引导和组织群众参与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中来。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主体培育是关键。没有企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就不会有标准化、规模化的产业发展,更不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对新型经营主体采取政策上优先扶持、资金上优先投入、项目上优先倾斜、服务上优先跟进的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三)股份合作是纽带。当地群众之所以接受“五连四统两保护”创新方式,最大的动力是通过股份合作建立了明晰的利益共享机制,把村集体、企业、贫困群众连成“利益共同体”。要通过“三变”改革,千方百计织牢股份合作这根纽带,着力在“连”上做足文章,连出贫困群众的责任意识和脱贫致富的信心,连出企业的生产力和综合效益,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四)三产融合是路径。这一创新方式还启示我们,必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农产品终端消费需求为导向,推行产业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从初级产品到终端产品的无缝对接,促进农产品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执笔 赵强社 张晓峰)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