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冬春季需加强防控流行性腮腺炎

2018-01-09 11:49:41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污染唾液的衣服、食品、玩具等也可传播。临床表现多样,病人在感染了腮腺炎病毒后14-25天才会出现流腮症状,多数病人无前驱期症状,少数病例在前驱期可出现倦怠、肌肉酸痛、结膜炎、咽痛等症状,发病后起病急、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1—2天后单侧或双侧腮腺和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防控措施:(1)接种含腮腺炎成份的疫苗是预防流腮发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使用的疫苗有腮腺炎减毒活疫苗、麻风腮减毒活疫苗和麻腮减毒活疫苗。(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3)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对患者用过的食具、毛巾等煮沸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4)合理睡眠,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科学饮食,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张立风)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