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4 09:54:15 刘佳兰
四川农村日报 刘兰佳
几年前,威远县新店镇石坪村11组农户蓝淑芬把近3亩土地流转给了威远金四方果业公司,一年租金有1600多元。“种果树比较费人工,家里就我一人留守在家,没有什么劳动力。村上像我这样的情况比较多,大家都觉得把地包出去比较好,平时还可以在园区务工。”蓝淑芬告诉笔者。
作为丘区大县,威远县不断强化农业功能分区,加大食品工业发展力度,促进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助推农旅深度融合,通过农业+转型、农业+创新、农业+融合这3个“+”模式,使现代农业迈向了新的阶段,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资料图片:威远无花果基地
农业+转型
强化功能分区 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已成型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威远县按照因地制宜、生态保护、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的思路,对现代农业空间布局实施科学规划,进行功能分区,准确定位了农业产业发展方向。
基于威远县海拔、气候等自然资源条件差异,威远县自西往东以400米等高线上的镇西镇黄坭村,庆卫镇桃李、庆丰、庆安村,铺子湾镇护林、双岭、马道村,山王镇裕华、豹山村,黄荆沟镇砚台、红丰、坭河村等村为界,明确划分出北部山区生态涵养农业区、南部丘区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两大农业产业功能分区,形成南北分区、优势互补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北部山区根据海拔500-900米沟谷纵横的特殊地貌条件,发展生态涵养农业。突出茶、药、林、畜四大产业,建设山地特色生态立体农业示范基地,发展穹窿旅游。茶,主要以小河、碗厂、越溪、两河镇为核心,对万亩茶叶种植基地改良扩面;药,主要以连界镇、观英滩镇为核心,逐步扩大佛手、枳壳、白千层等中药材种植基地规模;林,涵盖整个山区,以生态林、经济林(花椒、核桃、樱桃等)为主,实施大规模绿化威远行动,建设生态屏障;畜,主要以浅丘至深丘过渡带为核心,适度增加本地黑山羊养殖规模,发展林下生态小家禽养殖。
南部丘区则是根据海拔300-400米低山缓坡的浅丘地貌条件,发展现代融合特色农业。在稳固粮食、提升绿色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片区的基础上,突出万亩无花果、精品蔬菜两大产业,发展七星椒、早仔姜、白萝卜、大头菜等特色产业,做强以镇西为核心的食品加工聚集区,打造无花果AAAA级景区,建设浅丘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据了解,近年来,威远紧紧围绕果、茶、药、菜主导产业,集群化、集约化发展镇西食品加工聚集区,实施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项目,不断延伸果蔬、茶叶、调味品、中药材四大板块精深加工产业链。形成了以“金四方”“久润泰”无花果加工为引领,“黄老五”花生糖、“威宝牌”周萝卜、“沐春”复立茶、“高山云雾”茶、“泉威”竹笋、“百胜”中药饮片、“川老妈”调味品等为支撑的威远特色精深加工产品。
农业+创新
创新利益联结 农民增收有托底
2017年12月28日,在向义镇四方村的威远县大棚蔬菜种植专合社,农户将地里采回的花菜、红薯等新鲜蔬菜运到农产品集散中心,再通过大货车一辆辆运往成都、重庆、武汉等地的10多个菜市场……
威远县大棚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2年12月成立。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各成员在新店、向义、界牌、严陵等镇大力发展大棚设施蔬菜,现有种植大棚面积2000余亩,以种植早春大棚黄瓜、丝瓜、苦瓜,夏秋季芹菜、莴笋、花菜等蔬菜为主。合作社内部成立了资金互助社,有效解决部分成员资金短缺问题。
“合作社成员普遍种植蔬菜17-19亩,每年保底纯收益达1.5万-1.8万元/亩,助农增收效益明显。农户修建大棚如果资金短缺,通过我们的资金互助社,1小时内就能解决他们的贷款需求。”大棚蔬菜种植专合社理事长余家林告诉笔者。
近年来,威远通过“专合社+基地+农户”“公司+专合社+农户”等模式,让一个个以果、茶、药、菜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园拔地而起,专合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成长壮大。笔者从威远县农林局获悉,截至2017年底,威远建成了周萝卜蔬菜种植专合社、婆城大头菜种植专合社等一批国家级专合社,威远复立茶叶等一批省级专合社,内江威宝食品、黄老五食品等一批省级龙头企业。
据统计,全县95个龙头企业、374个专合社、227个家庭农场在全县20个镇集中连片带动发展了无花果、茶叶、樱桃、核桃、大头菜、白萝卜6个万亩产业示范片,设施蔬菜、早仔姜、香葱等18个千亩以上特色产业。突出特色创品牌,积极融入“甜城味”区域品牌,12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签约融入内江市“甜城味”区域公共品牌,积极组织融入“甜城味”区域品牌企业参加北京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四川农业博览会、内江绿色农产品迎春展销会等各类展示展销活动。以无花果品牌为重点,引领发展威远特色农产品品牌体系,成功创建国家级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6个、市级知名商标11个;认证地理标志产品4个、有机认证1个、有机转换认证1个、绿色食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31个。
通过创新农业发展新模式,威远不断推进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成立了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在新店、向义、界牌、镇西4个镇、83个村面积271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融合示范园。以“一区、两带三体、四镇、五片”建设为重点,统筹现代农业、食品加工、康养旅游,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农业+融合
一二三产业融合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园区变景区,是近年来威远农村的真实写照。以无花果产业为例,在威远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县以向义镇四方村为核心,在新店镇、向义镇、界牌镇区域内打造建设了以无花果产业为基础,创意农业为手段,农耕文化为灵魂,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生态康养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无花果公园,现已建成面积13200余亩,其中精品园区3000余亩。
园内,高标准实施游客停车广场、李时珍主题休闲广场等游览设施建设,精细化、生态化地推进了新型村庄建设,已建成新农村综合体“1+7”公共服务中心、“四馆合一”展览中心、农家乐接待中心等设施,以改造院落为主要方式建成八姑寨、梁家大房子等5个新村聚居点。
2016年,威远无花果主题公园被评为“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2017年,威远又申报了久润泰无花果产业公园、金四方无花果主题公园、银杏山庄公园等3个市级农业主题公园;组织了花朝门、银花山庄和如意山庄申报第二批省级示范休闲农庄。目前,正以威远无花果主题公园为核心,着力打造涵盖无花果博物园、无花果采摘园、无花果购物中心、四方村文化陈列馆、徽派民居等要素于一体的四方村休闲农业专业村。
威远县农林局负责人介绍,让园区变景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今后威远农业又一个助农增收的方向。接下来,威远将挖掘“中国无花果之乡”区域品牌的旅游和文化价值,积极创建无花果4A级景区,农旅结合融入内江百里休闲农业产业带和威远穹窿旅游1336旅游发展规划。按照4A级景区标准,积极推进游客接待中心、无花果博览园等50余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无花果产业园、中坝古村落、十里荷塘等休闲农业节点。目前,威远县无花果公园4A级景区创建工作已经启动,相关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有望在2018年第四届无花果采摘节前成型并向世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