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2 08:58:44
本网宝鸡讯(记者杜哲 实习记者 侯嘉萌)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紧贴地域环境优势,以“五区、四线、六大重点产业、精品化新农驿站”为发展方向,着力提升自然生态资源效益,深度发展种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形成了香椿、莲菜、花椒、药材、杂果、畜牧和休闲农业六大产业。金台区全力推进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脱贫模式,将全区688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实施规范化管理,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摘帽”
“休闲旅游产业链,美丽乡村为基点,金台区有蟠龙塬,新庄村里有特点……”蟠龙镇新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志忠用自己编写的顺口溜向记者讲述村子的变化。目前,该村已成为城里人度假休闲的首选地。乡村旅游发展得热热火火,新庄村成立了华丰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股和就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年老体衰的贫困户在家门口也能实现就业。
金台区依托“乡村旅游+扶贫”的模式,全方位培塑扶贫示范样板,打造了六川河假日休闲、峡石谷养生娱乐游、胜利塬农家体验游、金陵河诗经风情游等四大精品线路,规划发展各类家庭农场、农家乐、田园综合体、亲子乐园等20个新农驿站,带动了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
硖石镇暴家河村结合自身优势,在“彩”字上做文章,因地制宜打造“五彩山村”。建成了生态停车场、村口游乐广场、休闲啤酒广场,制作3D油画彩绘墙面熠熠生辉,五彩池、孔雀谷、孔雀路灯等景观令外地的游客驻足停留。
为探索发展乡村旅游,金河镇玉池村成立了玉池合作社,将村上经营性资源估值入股,联合投资商开发了“公社映迹美丽乡村”主题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流转土地1216亩,建设集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及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区,成为扶贫攻坚的“亮点工程”。目前,该村陆续建成了公社餐娱街区,1500㎡鹅场一座,野猪林一处;对已流转的1200余亩耕地进行了总体规划,种植香椿120亩并套种药材白芍,栽植樱桃、桃、油葵、杂粮等600亩。解决了近百人就业难题,其中贫困户25人,通过入股分红、劳务收益带动脱贫致富。今年71岁的贫困户谭新科家共有6口人,儿子残疾、妻子患脑萎缩都需专人照顾,自打村里成立了合作社,他在家门口打工就把钱挣下了。“养了一群鹅,一年挣2万多,入股每年还分红1000元。”他笑呵呵地介绍着养鹅基地。
特色产业引领增收致富
蟠龙镇鲁家村按照“党支部+合作社+扶贫园+农户(贫困户)”模式,在金台区园林绿化站扶持下,成立了以稀有濒危药材种植为主的百药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了“精品苗木花卉产业扶贫园”,激活了扶贫产业“一池春水”,贫困户既可以入股参与分红,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目前,金台区脱贫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全区种植核桃2.9万亩,药材1.8万亩,养殖蛋鸡10.3万只,中蜂黑蜂1190箱,发展乡村旅游节点13个,旅游人数突破50万人次。
据金台区副区长袁军平介绍,全区贫困人口有2641户,2017年退出了331户,现在还有1437户,3504人未脱贫。新的一年,全区将着力推动转型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努力为全区贫困群众铺就脱贫致富大道。
实习编辑:梁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