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滁州市中心村都将建成美丽乡村

2018-01-24 16:37:35   

据中安在线-滁州网报道 漫步于四通八达的柏油路,看着美丽的田园阡陌风光,住进宽敞明亮的新住房,欣赏着颇具时代气息的文化墙,阳光照在溢满幸福的脸庞……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绚丽画卷,如今正在皖东大地精彩描绘。

定远池河镇岱山新村 记者卢志永摄

南谯区章广镇太平集村 记者计成军摄

全椒县黄栗树村 记者计成军摄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记者日前从滁州市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滁州市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奋力实现“四个转变”,加快实施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滁州市共实施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46个、省级中心村整治149个。

根据计划,2020年力争全市80%以上的中心村、2022年所有375个中心村全部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

因地制宜: 建设皖东美丽乡村 留住绿水记得乡愁

滁州市自2012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千方百计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记得住乡愁,留得住绿水青山。建设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美丽乡村也各有千秋。

“这里,春天山峦起伏,碧波万顷;夏天苍翠叠嶂,清风徐徐;秋天谷浪滔天、金色满地;冬天天伦融融、万民乐业”,“境内有刘少奇旧居、中原局会议旧址、烈士陵园等红色景点,是滁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说起太平集中心村的大美景致,南谯区章广镇的工作人员滔滔不绝,非常自豪,“这里岭上人家勤劳善良,民风淳朴,农家房舍时常出现‘后檐之水归淮上,前檐之雨去长江’的奇特画面。”

“位于省道S101线西侧,张朱路穿村而过,交通非常便捷;注重村容村貌的同时,紧抓经济发展,规划建设家畜养殖区100亩、高效稻麦种植区2500亩、经果林500亩,依托水库发展水产养殖300亩”。接受记者采访时,定远县张桥镇相关负责人为该镇杨桥村“疯狂打call”。近期,杨桥村还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身边好人”等道德评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成良好乡村风气。

提及美丽乡村建设,一位来安县居民极力向记者推荐水口镇上蔡村。据介绍,上蔡村有别于传统村落,中心村已建成新型住宅小区。该村依托地利优势,发展小麦、水稻为种植主体,注重蔬菜、花卉、蔺草等种植,同时家禽养殖业优势明显,实现农业发展的多元化。2016年以来,上蔡村积极打造集商、住、休闲于一体的美丽乡村。

过去五年: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广大农民朋友最为直观的感受是,在过去五年里,滁州市农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各地把村庄建设与兴业富民同步实施、同步推进,通过培育发展“一村一品”,加快产镇(村)融合,增强“造血”能力,形成全椒大墅、明光女山湖、凤阳板桥、天长铜城与龙岗、定远炉桥、来安汊河、南谯乌衣与章广等产镇(村)融合示范点,实现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良性循环;聚力发展美丽经济,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民宿等新型业态,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与此同时,滁州市把环境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结合“三线三边”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村生活垃圾3年治理专项行动等,聚焦农村水、电、路、网、垃圾、污水、卫厕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强化农贸市场、文化体育健身、停车场(位)、公共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配套功能,加大投入,推动资金、项目向农村倾斜,有力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赢得群众点赞。

尤其2017年以来,全市加快推进“百镇计划”、中心村建设和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同时,滁州市结合全域旅游发展,已形成多个特色乡村旅游片区,其中天长市龙岗村抗大八分校、天长市长山村、来安县尖山村、全椒县黄栗树村碧云湖、南谯区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乡村游和千年古驿大柳镇等乡村旅游初具规模。

乡风文明建设中,各地自发组建乡村志愿服务队、舞蹈队、健身队等,既传承乡俗文化,又丰富业余生活。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村干,被选为代表作为环境监督员,积极参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开展文明户、新风户、“好儿女、好婆婆、好夫妻”评选和“三留人员”关爱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农民群众素质提升和文明生活习惯养成。

五年来,滁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每年至少有2个县被评为“省级先进县”,处于全省第一方阵

未来五年: 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美丽乡村遍地开花

接下来,滁州市还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总战略,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紧盯“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乡风美、持久美”的目标,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未来五年,滁州市将每年推进50个左右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到2020年力争全市80%以上的中心村、到2022年全市所有375个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

根据规划,滁州市将进一步优化美丽乡村空间布局体系、实施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加强中心村建设、推进自然村整治、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提高农村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特别是在2018年,滁州市将深入推进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和中心村建设,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启动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在美丽乡村观光示范带建设基础上,结合特色小镇、现代农业示范园、旅游景区,通过串点连片、组团建设、集聚开发,培育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田园社区,塑造特色风光,拓展农业产业链,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俗体验、民宿等新型业态,实现示范村(镇)、农业园、旅游点“三位一体”。

 

实习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