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30 10:35:00
本网记者 赵允
前不久,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省环境保护厅、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农业厅公布2017年“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名单,陕西杨凌示范区五泉镇毕公村成功入选。能将这一荣誉收归囊中,与毕公村近年来全面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密不可分。
毕公村一景
·交通均等化:一元公交连接城乡
1月23日下午,杨凌示范区五泉镇毕公村68岁的马增翻从杨凌城区乘坐6路公交,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便抵达位于村子三组的终点站。在马增翻的记忆里,这些年毕公村发生的巨变中,公共交通变得更为便捷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记者采访马增翻(左)
“原先从城区到村子得坐县域中巴,票价要三至五块,现在同样的距离一块钱就能坐到家门口,65岁以上的老人用老年证还免票,和城里公交没区别。”这让在城区和儿子一起生活的马增翻顿感回乡方便许多。
·生活现代化:优质环境媲美城市
除了交通更为便利外,人居生活环境的不断提升也是毕公村巨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早些年雨天出门两脚泥,晚上出门两眼黑,家家户户柴火乱堆,现在村容村貌大为改善,大伙儿除了下地脚不沾泥,夜间出行路灯照明,天然气进村入户,老年人还能领养老金,生活舒坦多了。”毕公村村民马增满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马增满
“这几年,我们村变化特别大,不但街道宽了、干净了,而且安装了好看的路灯,晚上一照可亮了,现在我和小朋友玩都有地方了。”见到记者,毕公村现年12岁的马飞高兴地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近年来,毕公村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其间,围绕马援祠及周边打造“伏波古庄”汉文化旅游仿古商业街区,依托世界马氏宗亲会平台,结合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打造以汉文化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截至目前,该村城墙遗址整治及提升、商业街改造、门前统建、文化墙粉刷、排污渠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
·收益保障化:产业助推家庭发展
在基础生活环境改善的同时,毕公村也着注重产业经济的发展。
“我们村前些年核桃育苗产业兴旺,这几年市场不景气,一些村民改为发展猕猴桃园,效益不错。”马增满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依托土地获取收益外,一些该村的失地村民还通过外出嫁接获取收益。
凭借自身的果树嫁接技术,近年来,毕公村妇女昝扣绒远赴新疆、安徽、甘肃等地嫁接,家庭经济收益实现攀升。“我嫁接挣的钱够维持家里日常开销,孩子他爸挣的能攒下来。”昝扣绒说到。
“现在的日子搁以前哪敢想,新的一年,希望我们农村越来越好,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采访中,不少村民向记者表达了这份期盼。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十九大乡村振兴春风吹拂之际,这样的期盼不是梦。
毕公村马援祠
实习编辑:梁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