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小水果”成富民“大产业”

2018-02-01 10:47:28    林超群

连日来,位于桥墩水库大坝下附近的甜桔柚果园里,负责人朱希恩和工人正忙着采摘桔柚,其中还有大量游客穿行园中,体验自助采摘乐趣。“今年由于管理得当以及天气原因,甜桔柚特别甜,口感也非常好。”朱希恩介绍说,果园里的甜桔柚都是纯碎的泥土种植,周边的环境没有任何污染,称得上是纯天然无公害产品。

12月23日,记者刚到果园就被成片的桔柚林吸引住了,硕大的果实挂满枝头,阳光照下来,黄中带青的果实泛着晶莹的光芒,诱人的果香更是吸引了周边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正在采摘的游客李女士告诉记者:“自从第一次吃了甜桔柚以后,差不多每年都会来采摘,去年的没有今年好,今年的特别甜。”

“十几年前,我的家人、亲戚、朋友都不知道我成天瞎折腾些什么,他们每次看到我的果园,都劝我早点放弃,但是我并不死心。”回想当时将上百株树苗种下去的情景,朱希恩感慨道:“头一年草都比树苗长得高长得茂盛,心里也是挺低落的,但是并没有想放弃的念头,觉得应该再坚持一下,谁知道一坚持就十几年了,而种植甜桔柚的投入居然也远远超出了我的预算。”

就这样,朱希恩顶住压力,于2007年在仙堂村仙翠园农家乐对面(桥墩水库大坝下)的五十几亩荒地上种下了桔柚树苗。剪枝、重新发芽,把树的间距扩大……朱希恩硬着头皮去学习和尝试,渐渐地,果实越来越甜,果皮越来越薄,销量也越来越大,果实的次品比例从最初的40%,减少到了现在的约10%。根据今年的产量,估计比去年要翻上几番,有望突破10万斤。

在另一个位于桥墩镇官南村的红心柚种植园里,记者看到海拔不到200米的山头上种满了柚树,而树上的红心柚已被摘个“精光”。种植园负责人朱希君告诉记者,现在已过了采摘时间,如果前段时间来就能看到他的劳动“成果”。

“六年前这里原本是一个闲置的山头,为了打响官南村红心柚品牌,我自掏腰包开垦了这片荒地,并购买红心柚苗与村里的百年老柚树进行了嫁接移栽。”朱希君回忆道,以前官南村有几十棵一百多年的红心柚老树,村民们跟他说应该把红心柚这个品牌打响,后来他就把苗买过来,跟红心柚的树枝嫁接,整个官南村差不多嫁接了100多亩。

现如今,官南村红心柚种植园有150多亩共4000多株柚树,今年产量在10万斤左右,因为品质颇高,经济效益可观,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不少实惠。

“桥墩镇培育23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对油茶、杨梅、马蹄笋、毛竹、茶叶、槟榔芋、黄栀等七大特色农业支柱产业进行扩面提质,形成了以农业支柱产业实现农业增效,以农业增效壮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的发展新模式。”桥墩镇农办主任郑书洲告诉记者,该镇2017年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000多万元,总共完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115项,使6000多亩农田灌溉条件得到改善。

据悉,桥墩镇还将2016年的扶贫资金全部用于各类产业基地建设中去,重点向扶贫重点村、山区村倾斜,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少数民族、残疾人对象发展产业或有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的产业基地,全部纳入重点扶持对象,从资金、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都给予重点扶持。同时引导社会资金约100多万投入基地建设,极大改善了农业产业硬件设施,助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