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7 15:33:54 吕兵兵
本报讯(记者 吕兵兵)记者日前自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理论武装更加扎实,价值引领更加突出,文明创建更加深入,基层基础更加牢固,为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凝聚了强大正能量。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山东以“乡村文明行动”为统领,取得了显著成绩。“乡村文明行动”作为重大实践经验,被中宣部列入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课题。2017年6月,中宣部在淄博召开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广山东“乡村文明行动”经验。
据介绍,山东为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活环境、社会风气等突出问题,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深入,于2011年4月启动实施“乡村文明行动”,以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为突破口,推进村容村貌、村风民俗、乡村道德、生活方式、平安村庄、文化惠民六大建设,引领农村生活方式变革,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建设新家园。
经过近7年的持续努力,山东“乡村文明行动”取得多项显著成效。村容村貌实现突破性改观。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镇村全覆盖,通过国家10部委首批验收;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841万户,占应改总量的86%;连片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破陋俗、树新风取得实质性进展。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大规模培训,培训农村妇女668万人次;成立红白理事会8.6万余个,实现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全覆盖,有效遏制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移风易俗群众满意率达到95%;建成善行义举四德榜9万余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3000多万人次上榜。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54379个村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占比达到78.69%;建成省级以上乡村学校少年宫1790个,有20万人的群众文化辅导团队、5600家庄户剧团、30余万支业余文体队伍活跃在农村。
实习编辑: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