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9 16:30:44
“168斤草莓采摘下来就立马发走,这样送到顾客手里依然能保持新鲜。”日前,四川省宜宾县观音镇百果鱼寨负责人杨华前高兴地说。
当天,杨华前采摘的价值6000元的草莓将销到泸州。2017年以来,宜宾县观音镇古塘村扶贫“内动力”开始显成效,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实现2017年全村脱贫的目标。
结合区域特色 走出四季果香产业扶贫路
今年入冬以来杨华前都是忙前忙后照顾看管400亩果园,由于加强了管理减少农害残留,果园的草莓深受消费者喜爱。
“我们这里不仅有来自宜宾的市民,甚至有来自乐山、泸州、成都的市民过来采摘,因为他们看重的是绿色健康和味道巴适。”杨华前说,现在光是依靠草莓种植项目,水果园区就有几百万元的收入。
当地龙头企业的投产,受益最直接的就是当地的贫困户。村民杨昌权之前外出务工,但收入一直上不去。2017年在园区务工后他守着家门口就能挣钱了,杨昌权说:“每天工资80元以上,每个月都能挣到2000多元,现在草莓成熟了挣的更多,比外出打工安逸多了。”
据了解, 2016年11月杨华前和几个股东流转了当地近400亩土地,开始以种养殖为主,并打造观光体验农业结合的道路。
“由于当地有种植水果的基础和水质,我们引进了该农业公司。”古塔村第一书记唐章彪说,同时采取村集体、企业、农户“三方合作”模式,发展种养殖合作社,从而带动农户脱贫。
“我们园区中不仅有贫困户就业,而且还有以前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他们每月能挣2000到3000元。”杨华前说。
2014年古塘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380元,建卡贫困户49户194人,目前,实现了全部脱贫的目标,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已建成聚居点美观,基础设施完善,果、林、蔬、渔、猪等种养可循环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村庄。
产业引领产生内生动力 发展旅游观光不返贫
古塘村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2017年村里实现了整体脱贫的目标。“但由于整个村基础落后,且意识不强内生动力缺乏,我们通过调研考察认为,古塘村适合走乡村观光旅游路。”唐章彪说,种植四季水果是能够把游客吸引来采摘的好办法。
据悉,百果鱼寨除了传统的种养殖外,还发展了柑橘、草莓、火龙果、桃子、荔枝等多个品种的水果,2018年投产后将形成一年365天都有水果可摘、可采的局面。
“目前我们正在考虑举办桃花节,打旅游名片,同时越溪河穿村而过,渔民们世代沿袭的打鱼习俗也会受到游客们的欢迎。”唐章彪说,届时游客将能体验到水果采摘、捕鱼、吃竹筒饭的乡村旅游。
郑俊火以前属于该村建卡贫困户,现在在村里的果园工作,月工资2000元左右,自己也在企业的引领下种植了5亩的柑橘。“乡村旅游发展了我不仅可以在果园上班,还能卖水果。”郑俊火说,成宜高速开通后相信游客会越来越多。
据了解,除了百果鱼寨外,该村还积极引进了其他种养殖龙头企业,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观光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