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忠县三年内要建成100个美丽乡村

2018-02-23 10:17:49    张青兰

忠县大力加强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

记者 张青兰

忠县县城依山傍水,独具岛城风貌,是三峡库区唯一留存的“半淹县城”。忠县县委书记赖蛟带我们走进新时代的忠县,看看政府是如何发展特色工业及特色城市,发挥区位优势招商引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大力发展医药、锂电、装备制造等“我们加快培育医药、锂电、装备制造、资源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力争到2021年,工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赖书记介绍。

加快培育医药产业集群。加快医药产业园建设,积极研发抗生素类、抗肿瘤类产品,打造渝东北最大的医药产业基地。到2021年,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大力发展锂电产业集群。依托优质石灰石资源,以锂电材料为支撑,拓宽锂电下游终端应用,着力构建“矿石开采——锂电材料加工——锂电终端应用”完整产业链。到2021年,锂电产业产值达200亿元。

还要着力壮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云河水电、光伏设备制造为龙头,招商培育一批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改造提升水轮机等传统制造业,形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到2021年,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20亿元。

做强做大资源加工产业集群。围绕柑橘产业全产业链,打造全国一流的柑橘加工基地。大力发展笋竹、生猪、甘薯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到2021年,资源加工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工业,加快发展以阳光新能源15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为代表的新能源,力争到2021年,战略性新兴工业产值达180亿元以上,形成新的特色工业产业集群。

据悉,2017年,忠县全口径工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21.1%、24.9%,带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

2021年基本建成特色中等城市框架

随着忠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有城市规模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赖书记介绍:“力争到2021年基本建成特色中等城市框架,到2025年全面建成40平方公里40万人口特色中等城市。”

按照16万平方公里、10万人口规划建设乌杨新区;以全市九大重点港口之一的新生港为依托,按照12平方公里、7万人口规划建设临港新城;按照“商业服务业集聚区、历史文化核心区”的功能定位对现有忠州老城进行生态修复、功能修复和人口疏解。

据悉,2017年,忠县已建成了县游泳馆、县博物馆等一批文体设施,打造了北滨体育等一批公园,新增城市绿地16.2万平方米,改建城区道路4.86公里,新增停车位2383个,城市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赖书记介绍,忠县主要从建筑、文化、生态、治理等四个方面彰显城市特色。护好忠州老街等城市古建筑,举办城市品牌赛事,如长江三峡国际马拉松比赛等。

目前,县城灯饰一、二期工程已经完工,璀璨夜景、诗意山水城市特色初显。在治理特色方面,通过大力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社区自治、法律工作者进社区“三个全覆盖”,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2021年建成100个美丽乡村

赖书记介绍,将以加快建设“一兴四美·七彩大地”美丽乡村为主要载体,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目前已择优启动了2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和“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建设;到2021年,将建成美丽乡村100个、市级特色小镇1个、国家级特色小镇1个,建成并开放“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到2025年,实现美丽乡村全域覆盖,建成市级特色小镇2个、国家级特色小镇2个,基本实现乡村振兴。

2017年累计签约178个项目

在招商引资方面,赖书记介绍,当地组建锂电、医药、装备制造、智能终端、文化旅游等12个专业招商组,并要求县领导带头招商,并按月通报招商活动,倒逼各级各部门及广大招商干部积极“走出去、引进来”。

“2017年,我带头"走出去"招商50多天,分管招商工作的副县长招商行程一年累计达10多万公里,县领导和招商单位累计开展招商活动1462天,拜访企业1396家,接待企业1913次。”赖书记说到。全年累计签约项目达178个,其中上亿元项目33个,实际利用内资212亿元,增长38%。投资50亿元的碳酸钙循环经济产业化项目、投资17亿元的年产100万千瓦发电设备、年产5万套太阳能光伏标准化模块和年产2万辆专用汽车项目、投资10亿元的年产2万吨纳米锂电材料项目等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相继落户忠县。

 

实习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