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3 14:47:58 张国凤
本网讯(记者张国凤) 经过三年的不断摸索和实践,六盘山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田坪乡燕李村大多数贫困户通过“全赠半返”新型养殖脱贫模式,不仅养殖户实现规模化养殖,而且使村集体资产实现盈利。当地农业部门负责人认为,该模式所需资金少,少量投入就可以启动项目,且繁殖速度快,实现规模化养殖效率高,对村民的吸引力强,受到乡亲们好评。
截至目前,该村涉及85户贫困户养殖项目分三期已全部实施完毕,共投放基础母羊540只,种公羊85只,羊只繁育达到3691只,已出栏1976只,存栏总数达到1715只,平均每只羊按目前市场价450元估算,共收入88.92万元,户均增收1万元。
田坪乡燕李村辖7个自然村,常住人口156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户,占常住人口的69.3%,人均耕地面积13.9亩,农户耕地面积大。针对该村有充裕的耕地种植饲草,具备发展养殖业条件。自治区驻村帮扶工作队结合该村实际,探索“全赠半返”养羊模式,在资金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让更多的贫困户实施养羊项目,逐步形成以养羊为主的致富产业,将村“两委”设定为“全赠半返”最后一期对接对象滚动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转变。
科学设计增产项目。利用3 年时间,逐步实施养羊项目规划,每年实施一期,每期扶持30户贫困户,每户赠8只母羊和1只种公羊。赠予第一期养殖户8 只基础母羊,一年后按赠予母羊数的一半4只母羊返给第二期养殖户;给第二期养殖户补充4只基础母羊达到8只,一年后第二期养殖户按赠予母羊数的一半4只母羊返给第三期养殖户;给第三期养殖户补充4只基础母羊达到8只,一年后第三期养殖户将赠予母羊数的一半4只母羊返给村集体,用于扶持和壮大村集体经济。
梯次推进项目实施。自治区驻村帮扶部门筹集资金23万元,2014年7月为第一期30户投放240只基础母羊及30只种公羊;之后又筹措22万元,于2015年5月给第二期30户养殖户投放150只基础母羊及30只种公羊,同时从第一期返120只母羊给第二期养殖户。2016年5月底实施第三期项目,给25户投放150只基础母羊及25只种公羊,同时从第二期返120只母羊给第三期养殖户。2017年11月,根据养殖情况,第三期养殖户向村集体共返回55只基础母羊,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现在,该村村集体养殖场已建设运营,配套标准化养殖圈舍、饲草储备中心,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招聘2名日常管理人员,负责村集体养殖场的运作和管理,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
稳步扩大养殖规模。为使项目顺利实施,自治区帮扶工作队与田坪乡政府签订委托协议,再由乡政府、村委会、相邻两批养殖户签订四方协议,详细规定各方责任和义务,约束养殖户按合同履责,合同各方之间相互监督。同时,用农作物秸秆喂羊,羊粪施肥,肥田增产,种植饲草,不断发展壮大养殖规模,逐步培育成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产业,以产业发展促脱贫致富。
实习编辑: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