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7 14:24:15
当辽北大地室外天寒地冻的时候,开原市林丰乡尖山子村刘巍家的蓝莓大棚里却是一派春意盎然、花开蜂忙的景象。
笔者看到,郁郁葱葱的蓝莓树苗有的花开得正旺,有的已经结出了诱人的果实。刘巍告诉记者:“裸地蓝莓要7月才能上市,暖棚里的蓝莓4月就能上市,在辽北地区还算头一份。”
2011年,退休在家的刘巍接触到了蓝莓产业。“当年,咱们林丰乡的蓝莓已经形成了规模,我就想着卖蓝莓,从这里找点事做。”2012年,刘巍卖蓝莓不但没赚到钱,反而损失了几千元。但刘巍有一股子韧劲儿,她开始参加交流会,结识了很多合作伙伴。2013年,一笔来自安徽的“大订单”让刘巍喜出望外。让她没想到的是,尽管自己慎之又慎,货发走之后,5万元货款却还是石沉大海。
后来,刘巍有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她开始自己种,自己卖。刘巍多次到大连大学蓝莓研究所学习种植技术。2014年,她注册了铁岭佳禾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做起了培育反季蓝莓、销售新鲜水果的生意。
刘巍试种过二十多个品种,经过反复对比、淘汰,2016年才确定了现在的这个品种。刘巍从外地引进适合蓝莓生长的土壤,购买进口的荷兰雄蜂为蓝莓授粉,大棚的数量也从当年的1个发展到17个。“我们的暖棚蓝莓4月份就能上市,冷棚蓝莓也争取在8月末前后上市,都与裸地蓝莓的上市时间错开,这样我们的利润就更可观了。”刘巍给笔者算了一笔账:“裸地蓝莓价格高时一斤能卖15元左右,而我的反季蓝莓一斤能卖到100元左右。一个大棚平均产量能达到1000斤,这样算下来,我每个大棚的收入,都要比种植裸地蓝莓多七八万元。”
“我的蓝莓种植还处于试验阶段,如果效果好,我就把技术推广出去,一方面能带动咱们的父老乡亲致富,另一方面也能为咱家乡农业发展贡献点力量。”刘巍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