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减贫1000万人以上 用非常之力脱贫攻坚

2018-03-06 10:29:50   

解读:汪三贵(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

马忠明委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采访:本报记者 付 文 郁静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坚持现行脱贫标准,确保进度和质量,让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与往年相比,今年完成减贫目标的难度更大。”汪三贵说,随着脱贫工作持续推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群基本都脱贫了,剩下的大多是深度贫困地区和特定贫困人口。这些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打赢脱贫攻坚战,得用非常之策,下非常之力。汪三贵说,应精准聚焦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这些特定贫困人口,量身定制脱贫政策,统筹使用产业、教育、生态、易地搬迁等各类扶贫手段,做到不落一人。大力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

汪三贵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确保进度和质量”,这要求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从“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

马忠明委员表示,发展产业是脱贫的重要举措,但当前有些地方存在产业项目选择不够精准、市场化组织化程度较低等问题。“提篮叫卖”的多,龙头企业少,对贫困群众的带动能力不足。接下来,应当立足地方优势规划扶贫产业,用特色产业赢取市场。同时,激发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与贫困群众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稳定脱贫。

实习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