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9 14:58:49
本网记者 李晓光
3月18日,陕西杨凌又上演了一场苗木争春的感人故事——第二十五届杨凌农高会春季分会暨第十届西部(杨凌)农资苗木交易会(简称“杨凌双交会”)在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高会C馆隆重开幕。本届“双交会”上,杨凌也迎来了一拨重要的“取经”者——2000名远居黑龙江、陕西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咨询专家、实地观摩、相互交流,让许多新型职业农民开阔了眼界,取到了种植“真经”。
“双交会”为新农民孕育新的科技之种
“没想到猕猴桃科学管理办法很多呀!四月是猕猴桃嫁接成活率最高的月份,还可采用舌接、腹接、劈接等多种办法进行……”来自陕西宝鸡眉县的果农白胜利告诉记者,有些专业术语自己听都没听说过,导致自己在猕猴桃管理上走了不少弯路,投工投劳少,别人种植的猕猴桃(徐香)每斤6块钱依然有客商上门收购,而自己的猕猴桃每斤三、四块钱至今还卖不出去。这次双交会上,他收集到了猕猴桃种植新技术,还要上了专家的电话,随时随地可解决猕猴桃的种植难题。
“我家有300亩桃园,因品种单一、管理技术落后,每年一亩最高只能收入6000元,收入从来没有超过1000万元,这次参会就是想看看杨凌有什么新品种、新技术帮帮自己……”陕西省兴平市南市镇北张村果农卞合社告诉记者,其实,现在优质桃的新品种很多,管理技术也很全面,但要选择适合自己桃园的品种和技术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陕西省韩城市农广校校长张树全告诉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未来中国农业生产的主力。这次“双交会”上,韩城市一共组织了100多名新型职业农民参会取经交流,有的市、县参会人数甚至超过了200人。
新农民为乡村振兴托起另一片天
当天下午,来自陕西韩城市100多位新型职业农民先后参观了苗木、农机、肥料等展厅后,在农广校校长张树全的带领下,走进创业创新园,参观了园区大力推广的新式双拱双膜大棚、“有机营养枕”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新技术。当看到董事长马新世将将甜瓜苗种植在一个长40厘米、宽20厘米、高15厘米的“枕头”里,里面装的是团队发明的植物生长营养有机物质,经过精确的计算和严格调配,一根根细长的管道把这些“枕头”连接起来,方便智能化灌溉和补充营养……这些农业现代化新技术,让一个个新型职业农民叹为观止。
“怎样让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尽快融入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中来,契合国家的对农政策,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其实就是我们带领科技工作者、新型职业农民不断走出去的初衷……”聆听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李建明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杨凌示范区农业局局长肖永贤的“欧米伽3”大农业专题讲座后,陕西韩城市农林局总经济师党忠内心豁然开朗。
“这次陕西新型职业农民赴杨凌培训观摩会,原打算只邀请陕西的新型职业农民参会,没想到,会讯公开后,连黑龙江省的职业农民也吸引了过来,原打算最多邀请1500名,最后增加到了2000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布后,新型职业农民参会培训的激情空前高涨……”陕西省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杨新农告诉记者,由于今年的参会人数一天一个数,多达2000多人,导致观摩培训方案一变再变,只能分批进行观摩培训交流。
记者在会场也发现,在“双交会”农资苗木展馆、西部(杨凌)乡村农特产品交易会、中国(杨凌)品牌农业创新峰会、陕西新农人年会及西北新农人发展论坛、《农业科技报》2018春耕助农、科技专家咨询、杨凌农科农产品跨境电商平台上线仪式、杨凌春季农机展及车展等现场,随处可见戴着“新型职业农民”小白帽的参会者穿梭其中,匆忙地重复着咨询、收集资料等工作,让人由衷地信服万物待种的春天杨凌“双交会”对于一个农民何其之重。
据了解,按照陕西省的规划,到2020年,全省职业农民培育总数将达20万人。杨凌,每年将为陕西乃至全国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科技型优苗良种。
实习编辑:梁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