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农村小伙的玫瑰致富经

2018-03-21 21:05:16    常亮 阎红玉

德惠:农村小伙的玫瑰致富经

常亮 本网记者阎红玉

早春三月,乍暖还寒。吉林省德惠市的田野里残留着未融化的冰雪,但在该市朱城子镇沿河村刘士成家的大棚里,却是阵阵泥土芳香,几位农村妇女正在为玫瑰花株剪枝,虽然植株还没有绿叶,没有开花,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可以想象得到再过一个多月,这里绿意盎然、花枝招展的样子。

“正月十六我们便开始了剪枝工作,再过一两天这一工作流程就全部结束。经过施肥、撒药后,就静候玫瑰生长。过了‘五一’咱家的鲜花就能上市了。”刘士成告诉记者,现在进行的工作是给玫瑰剪枝,这对鲜切花的质量有直接关系,将细枝、残剪掉,好的枝芽才能再长出来,这样出的花骨朵儿也大,才能在在市场上能卖上价。

刘士成是个80后,土生土长的德惠人,五年前来到长春市打工,给花鸟鱼市场搬送鲜切花。在芬芳馥郁的花香中,他嗅到了花儿中蕴含的商机,返乡创业盖起了大棚,种起了攻瑰花。“我是2013年开始种植玫瑰花的,那时候咱们本地还没有种植的呢。目前我有12栋大棚,占地34000平方米,全都种的是玫瑰花,花的株数是15万株,每年的产量出的鲜切花的数量大约是260万支到300万支之间。

近年来,德惠市大力培育以蔬菜、水果和花卉为主的特色棚膜经济产业,全力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刘士成告诉记者,今年除了改造升级原有大棚外,又流转了村民土地20000多平方米,打算再建6个大棚、1个冷库。“冷库可以储存鲜切花20天到1个月,可以帮助调控市场,增加收入。”刘士成说。

“咱们种出来的玫瑰质量不比昆明差,从植株到花朵都非常好,对于鲜切花商户来讲,采购本地的玫瑰花和从昆明空运每支花运输成本都要增加0.40元,我这儿300万支花,那就是120万呢!”刘士成自信地说。为了增加市场竞争力,他今年还要引进“粉色的戴安娜、洁白的坦尼克、玫粉的苏醒”等一批国外的玫瑰新品种。

实习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