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8 15:20:29
新农村商报网讯:(张福锁 秦明明 梁宏伟)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的新形势下,山西省阳泉市盂县漆树村因时、因地制宜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既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受惠方式。
村支两委班子成员
漆树村隶属南娄镇,地处秀水河上游,盂寿公路旁,距离县城8公里,全村600余人,耕地900余亩,主要以种植玉米为特色。村支两委健全,理财组3人,村民代表2人,运行情况良好。
漆树喜连对成双,漆树梦星光灿烂,漆树人幸福阳光。新修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村里建起了文化小广场,安上了太阳能路灯,村落也更加整洁了,一座座红瓦黄墙、宽阔整洁的新民居鳞次栉比,农家小院里,儿童嬉笑打闹,老年人闲唠家常,街坊邻居笑靥如花……。如今的漆树村,在村委主任张开元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力开创乡村环境“美”、乡风文明“淳”、乡村治理“安”、农民增收“富”的新局面。
以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 着力实施“五化工程”
漆树村实施“清洁道路、清洁庭院、清洁水源”工程,为村里无偿提供健康水站,真正做到碧水惠民。同时按照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加大投入建设农村环保设施,逐步建立全村垃圾处理体系,强化村里保洁队伍建设,健全村里环卫管理制度,全面消除村里垃圾污染,使全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漆树村共建成6处垃圾池,并放置15个垃圾桶,配置两辆手推车,一辆三轮车。同时,组织30余村民对村里两条全长约100米的生活污水渠进行了全面清理,通过疏通,污水污染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2017年,漆树村被评为阳泉市盂县乡村清洁工程达标村。
漆树村以硬化院落、通村、通镇公路为中心,村委主任张开元自筹自建,鼓励村民投工投劳并采取奖补措施,积极组织村民实施道路、院落硬化工程。
“做村主任的目的就是要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这是漆树村村委会主任张开元经常挂在嘴头上的一句话。这简单朴素的一句话,已经贯彻到他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为了搞好村里的绿化、亮化工程,张开元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的同时,自掏腰包填补资金空缺,投资2万余元,购买2.5米大油松10株,2米望都桧柏160株,2米樟子松25株对公路两边进行了绿化,花费3万余元,购买路灯、霓虹灯等设施,让街道亮起来。
漆树村还按照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原则,高标准、高起点对全村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对主要街道、墙面、村委会办公场所进行粉刷,并且以“中国梦”、“二十四孝”为主要内容打造文化墙。
丰富文化生活 提高村民生活品位
文化小广场
为丰富漆树村民的文化生活,张开元把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30余万元,建成文化广场,并添置了数种健身器材,新建了音乐喷泉、六角长亭、室外卡拉OK、羽毛球场、篮球场,还组建了“漆丹红”舞蹈健身队,供村民休闲娱乐,活跃文化气氛,使人们有个驻足小憩之所。
一座代表宽容与大爱的基督教堂坐落在漆树村,教堂以一种凝固的形式兀立于天地之间,象一座玲珑剔透的雕塑,象一座峭拔神奇的山脉。漆树村民听着教堂悠扬的钟声,吟诵着经文,心里熨贴着阳光的温暖,祈福着命运的眷恋。庄重气派的门廊,两个独特的尖拱,中间隆起的穹顶,高高竖立的十字架,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那种崇高和神圣。
励精图治终有日, 华光四射耀乡村。张开元向记者表示,漆树村村支两委在南娄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按照“全面提升、重点突破、建立长效”的工作思路,举全村之力,加快建设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努力推动农村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基层基础和社会秩序同步提升。
2018年,张开元计划让全村实现“煤改电”,兴建老年人活动中心,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村里的环境整治工作,认真践行“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开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新征程,为新时代美丽漆树建设打下牢固基础。
“美丽乡村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美丽乡村建设在漆树的大力推进,让村民有了这样的共同感受。置身于漆树村,美丽、舒适、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心旷神怡,村庄更美更靓,村民们的笑容更甜更幸福。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和成效正在敲响幸福的大门,浸入漆树村群众心间。
实习编辑: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