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7 10:15:00 高九思
稀土元素是指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71 的元素,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钆8种轻稀土和铽、镝、钬、铒、铥、镱、镥、钇、钪9种重稀土。这些元素的无机盐、有机盐被称为稀土微肥。而真正用于农业生产的农用稀土微肥以镧、铈这两个元素为主, 包括少量镨、钕的无机盐或有机盐类, 通常为硝酸盐[ R( NO3) 2] 的混合物,所以稀土稀土微肥又叫硝酸稀土。
稀土元素在自然界共存一起,元素间的电子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相近。不同产地的元素成分稍有差别。稀土微肥是这些稀土元素的混合物,通常又叫做混合稀土或稀土复合微肥。稀土元素具有一定放射性。农用稀土微肥是以除去放射性杂质的氯化稀土作原料,其放射量与氮肥相当,低于磷肥。施用稀土微肥后,在果实内的残留量远低于人体每日允许的摄入量。所以,农用微土微肥为非放射性物质,施用稀土微肥后的果实对人体无放射性伤害。稀土元素虽不是果树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成分,但具有调节果树细胞膜透性的作用,能保护细胞膜,延缓细胞衰老;能够调节细胞的持水力,从而提高果树的抗旱力和抗寒力;可促进果树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诱导产生抗性蛋白,及时修补细胞内的线粒体,更新叶绿素,提高果树光合速率;能明显促进果树根系对氮的吸收、转化和运转;能提高果树光合作用的强度,有利于碳素营养物质较多积累;还能抑制果树体内脱落酸的形成,对果树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均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一、稀土微肥对苹果树生理活动的影响
1、稀土元素在果树不同器官的含量:植物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很低,其不同器官的含量差异较大,一般分布为: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植物吸收的稀土元素约80%集中在根部。
2、稀土元素对果树生长和代谢功能的影响:果树施稀土微肥,可促进根系对氮、磷、钾和钙、镁、铁、锌的吸收,提高叶片氮、磷、钾的含量,减轻和避免缺素症。
3、稀土元素对果树光合和蒸腾作用的影响:稀土微肥可促进植物叶片氮代谢,提高叶片组织中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强度,促进树体生长,并能明显地减少叶片水分的蒸发,降低蒸腾强度,从而提高果树的抗旱能力。因此,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果园,或灌溉条件差的果园施稀土微肥效果极为明显。
4、稀土微肥能有效提高果树的抗逆性:果树施用稀土微肥后,可促进根系对营养元素的均衡吸收,确保树体健壮生长,提高树体的抗逆性、抗药性。 如在梨树上施用稀土微肥,可有效减轻缺铁症的发生,推迟和减少炭疽病、白粉病的发生。
二、稀土微肥对苹果树营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促进种子萌发,提高栽植成活率:用稀土微肥稀释液浸种或蘸苗,可促进营养积累,培育壮苗,缩短幼树缓苗期,提高苗木成活率,加速苗木生长。
2、促进树体生长发育:如苹果盛花期施用,可提高百叶厚度0.8厘米, 百叶面积增加98.2 厘米2; 枣树上施用, 枣头生长量增加4.9-8.35 厘米, 百叶面积增加12.1-31.0 厘米2,并延长叶片功能期。
3、提高坐果率, 增加产量:如金冠苹果在盛花期施用稀土微肥,坐果率提高9.4%,增产23.2%;枣树施用稀土微肥后, 坐果率提高223.3%, 株产增加90.8%。
4、改善果实品质:果树施用稀土微肥后,促进果实早熟,增加果实中糖、维生素C、蛋白质等养分含量。苹果用稀土微肥后总糖含量提高5%-20%,维生素C含量增加22%-39%,果皮中花青苷增加1.6-3.2倍,苹果酸含量有所下降,从而增大糖酸比值,且色泽鲜艳;枣树施用稀土微肥后,有机酸含量提高9.8%,维生素C含量增加6.8%,总糖含量提高48%;核桃施用稀土微肥后,核桃仁蛋白质含量提高 6.6%,脂肪含量提高11%;葡萄喷施稀土微肥,果实维生素C含量增加4.5%,总糖增加5.1%,糖酸比值提高7.0%。
三、稀土微肥在果树上的施用技术
1、施用原则:稀土微肥稀释时,应用pH5-6的干净水。稀土微肥在碱性溶液和硬水里不能溶解,且易沉淀,因此,不可和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在配制时应用硝酸或醋酸将水的pH值调至5-6;稀土微肥与适宜浓度的硼、乙烯利、叶面宝等激素或肥配合使用,增产效果更为明显。然而稀土微肥不能代替有机肥或无机肥,只有在各种养分充足的条件下,施用稀土微肥才可提高肥效。
2、施用方法和时期:可采用叶面喷施、土壤沟施、浸砧蘸根或拌种,也可浸泡插条或接穗。一般以叶面喷施为宜, 选择无风或微风的晴天上午10:00前或下午4:00后喷施。施用时期:苹果花期、果实膨大期或着色期,梨花期、新梢旺长期, 桃盛花期、幼果期,柿花期,葡萄花前、生理落果期、浆果着色期,草莓盛花期。
3、施用浓度:施用稀土微肥超过临界浓度就会抑制对矿物质的吸收和树体生长发育,且随浓度的加大肥害加重,严重时会灼伤花瓣、叶片及幼梢,甚至引起次年枝条枯死。 高浓度的稀土还会降低植株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因此,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配制,或通过试验确定最佳使用浓度。(作者为河南省苹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办公室主任 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