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6 17:49:22
近日,记者走进杭后蒙海镇街道,到处散发着浓浓的特色文化韵味,尤其是中式仿古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近年来,蒙海镇将生态、宜居、兴业、富民、特色文化融入到村庄建设中,通过挖掘和弘扬乡土文化,培育以旅游集散中心为主导的文化产业链和休闲度假旅游产业链,走出了一条“以文化铸特色,以文化惠民生,以文化调结构,以文化稳增长”的发展之路。
特色小镇“靓”起来
沿312省道走进蒙海镇,道路两侧的生态景观林和田园风光特别显眼。“小城镇有了大城市的气派,风景优美、环境优雅、空气新鲜,在这里观光、休憩特别舒服。”到过这里的人都有着同样的感受。
然而,几年前该镇还是路面坑坑洼洼,汽车一过黄土满天飞,街道两边都是破旧的土房,商品乱摆乱放,车辆乱停,整个街道就是个“乱”。蒙海镇在成立之前原属大树湾乡,由于大树湾乡撤并较早集镇功能差,公共服务水平低,蒙海镇成立后,镇党委、政府加强了集镇建设,将集镇规划为四个区,即办公区、商业区、住宅区和休闲娱乐区。新建了蒙海镇办公楼、塞北蒙海田园酒店和2900平方米的商业门店,并对街道进行了重新规划,集镇道路由过去的6米拓宽为12米,新建了卫生院、农商行和3座水冲式公厕,实施了集镇美化、亮化工程。发展至今天,一个中式仿古小镇已初具规模。
“路还是这条路,做买卖的还是这点人,可是环境大变样了,街道整洁、干净了。有了好的环境,吸引了不少过往的行人和游客,自家酿的醋、榨的油这些土特产品也成了香饽饽,生意越来越好做了。”做了二十多年生意的曹金龙,对如今的经营环境十分满意。
文化氛围“浓”起来
近年来,蒙海镇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各类文艺团体不断涌现,创作了文学作品《大树湾纪事》和音乐作品《蒙海之歌》,形成了“一河一树一油坊,特色小镇创辉煌”的文化品牌。集镇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建设布局,成为文艺演出综合服务区、文化创作交流区、文化娱乐体验区和演出活动的阵地。截至目前,小镇分别举办了“塞北蒙海旅游嘉年华”“寻找后套好声音”“学习贯彻十九大,衷心向党颂中华”系列文艺演出活动10余场。
为了让“乡愁”成为一代人的记忆,该镇建设了“忠义园”“乡愁园”“诚信园”等公园广场和柴脑包九组农耕文化展馆。在进一步提升小镇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该镇以“寻找身边榜样,汇聚蒙海力量”为平台,开展了“美丽文明庭院示范村组”、示范户,干净人家·精巴媳妇、书香家庭、模范乡亲等评选活动,促进了乡风文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形成,全镇焕发出和谐向上的新气象。
旅游文化“活”起来
京新高速公路在蒙海镇设立了出口,为该镇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机遇。蒙海镇在农业生产中融入旅游文化元素,全力打造乡村旅游业。“这里是我们打造的高效农业创建区,重点打造创意农业、订单农业、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镇宣传委员周慧智介绍说,“创意农业就是要以认领农业为载体,形成‘私人订制’的农业发展模式。种什么怎么种认领者自己说了算,我们只提供服务。不施化肥、农药,全都是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记者了解到,这个发展模式的主题就是“我在蒙海有块田”,将“智慧小镇”与追根溯源体系绑定,认领者可在约定的期限内全程通过手机APP对种植情况进行监控,还可以随时查阅档案,按照自己的意愿投放自己需要的种子,而且坐在家里就能收到订制的农产品。
记者在镇政府门前看到,一条木栈道蜿蜒通向远方,绿树环抱着一座木质的凉亭,放眼望去,一派秀美的田园风光。“这里还要建一个瞭望台,游人可登高观赏河套农田风光。”周慧智介绍说,到时候,这里将是一个集影视拍摄、果蔬采摘、葵博园观光、农事体验、婚纱取景和七彩花卉为一体的观光体验区。另外,该镇还规划了800米长的小吃一条街,加大了旅游美食产品的开发力度,让游客来了能留住、留下能消费、走时能带走特色农副产品,形成名优特小吃旅游街。
实习编辑: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