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打通精准脱贫“最后一公里”

——勉县实施国家开发银行项目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18-04-23 08:49:53    康传义 梁袁华

 本报记者 康传义 通讯员 梁袁华 

勉县现有贫困群众1.53万户4.08万人。由于大部分群众居住在大山深处,薄弱的基础设施制约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步伐。 

面对脱贫攻坚“短板”,勉县用足用活国家开发银行金融贷款项目,投资4.44亿元在11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694个项目,在村组道路、安全饮水、环境综合整治上精准发力,全力打通精准脱贫“最后一公里”。去年,全县8个村6532人顺利脱贫。 

一条“脱贫路”推得产业兴 

4月18日,正值采茶、制茶旺季。勉县阜川镇小河庙村70岁的贫困群众邓大友正在自家茶园里忙碌着。 

小河庙村地处巴山深处,山高谷深、气候湿润,盛产优质茶叶。大部分村民靠种植茶叶,日子越过越红火。但该村6、7、8三个村民小组的113户村民却“守着金山没饭吃”,贫困发生率达16.4%。 

邓大友说,“贫富差距”就“差”在这几个村民小组的茶园没通路。拿他家来说,茶园每年需施三四吨化肥。老邓都要花钱请人把化肥背上山送进茶园,但是山路陡峭,这几年都没有人愿意背了。老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茶园荒着。更让他着急的是,每年清明节前后,正是茶叶价格最高的时候,他所在村组因山高路远,没有采茶工愿意来采茶。眼看着茶叶疯长,收入一天天减少,去年老邓一气之下砍了部分茶树。 

勉县国开行项目管理协调组组长李长晖表示,尽管前几年全县所有建制村都通了公路,但是部分到户、到产业基地的路没有打通,制约了产业发展,影响了村民增收。 

为此,在国开行的支持下,勉县投资2.027亿元,实施新建、改建、维修村组道路(桥梁)212条(座),总长度429公里。 

路通了,桥架起来了,贫困群众的茶产业也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随着5公里的产业道路完工,今年小河庙村6、7、8三个村民小组共新发展、改造茶园800余亩,预计增收280万元。邓大友的茶园“身价上涨”,今年预计也能收入两三万元。 

一汪“甘泉水”润得百姓甜 

定军山镇吴家湾村8组村民陈贵生再也不用为吃水问题发愁了。家里的水龙头一拧,甘甜的自来水就哗哗地流淌。

吴家湾村背靠定军山,距离汉江只有三四公里。但由于坡度大,涵养不住水源,村民只能“望江兴叹”,到处找水吃。 

在陈贵生看来,村民吃水的历程充满了辛酸。早些年,村民要走四五公里路挑水吃。前几年,村民集资修建了水塘引水吃。水塘的水混浊不说,夏天遇到干旱,水塘里就更没有水了。因此村民只好跑几公里路去拉水吃。 

为了让村民吃上放心水,勉县投入国开行项目资金62万元,修建水井2口,铺设管道11公里。目前,村里已有1口水井投入使用。 

“水还有点甜呢!”4月18日,陈贵生在自家院子里品着清茶,美滋滋地说。现在,村民都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

目前,全县新建、维修安全饮水工程75处,已有上万名群众吃上了干净、放心的水。 

 一个“幸福村”赢得群众乐 

近日,在周家山镇留旗营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一场由包扶单位和社区干部举办的文艺活动正在火热进行。欢快的舞蹈、优美的歌声、幽默的“三句半”……上百名村民看得津津有味。 

行走在社区里,宽阔的道路干净整洁,粉饰一新的围墙美观大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村规民约展示板带来的文明气息扑面而来…… 

在社区党总支书记殷金水看来,群众物质生活明显改善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应得到提升。村党支部通过改善环境、弘扬传统美德来引导、教育群众。留旗营社区环境的改善是看得见的:国开行项目投资153万元在社区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不仅让社区面貌焕然一新,也带动了村民自发地收拾庭院、打扫卫生、栽花栽草,精心打造乡村的美丽景观。 

社区文明的力量也是显而易见的:社区成立了“道德积分银行”,村民干好事可积分换物,干坏事得上“道德黑榜”受批评。“道德积分银行”引导群众讲道德、守美德。社区70多名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志愿者长期照顾社区的孤寡、留守老人,让人敬佩;一位70岁的老人在路边捡到一部手机,为了等到失主在寒风中冻了2个小时;贫困群众邓瑞患急性胰腺炎无钱医治,包扶单位、社区干部和村民自发捐款3.7万余元…… 

在国开行的支持下,目前,勉县全县共修建文化广场、群众舞台、文化活动室55个,为57个村(社区)安装太阳能路灯5295盏,粉饰墙面13.2万平方米。一个个幸福村落相继建立,一颗颗文明的种子在群众心里萌芽。

 

实习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