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富平县曹村镇:小柿子助农脱贫奔小康

2018-04-27 14:58:11    张晓强 刘晓林

小柿子助农脱贫奔小康

——陕西日报“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活动走进富平之三

4月25日,陕西日报“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团来到富平县大福柿子种植专业合作社,调研采访曹村镇柿子产业依托合作社脱贫致富。

合作社副理事长代倩说,合作社有社员1061户3508人,其中贫困户702户2316人,建有优质尖柿园4090余亩,杂果经济林千余亩。近年来,合作社紧紧围绕发展壮大以富平尖柿为主的地方特色经济林产业,通过入户走访、摸底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社员家的种植及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多措并举,因户施策,用精准的方法帮助社员实现产业致富、早日脱贫的愿望,截止2017年年底,已使234户贫困户脱贫并找到实现长期稳定增收的致富产业,走出了一条“合作社+贫困户+柿子产业”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

她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让贫困户快速实现脱贫,掌握技能是根本,才能实现自身造血功能。从2014年开始,合作社根据贫困户实际需求,积极开展免费技术培训,面对面实践指导等方法帮助贫困户学习管理果树的技能,让贫困户能看得懂、学得懂、用得上。结合农时展开花椒、柿子树病虫害防治培训,技术服务队进村入园指导,手把手教给社员如何修剪、嫁接、病虫害防治、清洁化加工等,还建立了微信群,根据果树生长时节定期在群里分享管理窍门、改进加工技术,通过互动,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大福合作社与柿子红了电子商务公司、富平永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线上线下合作,按高于同期市场10%的价格予以收购,解决销路问题。从2014年至今,由最初帮助农户卖柿饼再到卖杏、石榴、齐椒等,曹村所产的农副产品全都实现网络销售,并且还帮助周边农户销售农产品。从2015年开始,柿饼价格一路攀升,销量越来越大,农户全部得到收益,不少贫困户因此而脱贫。

曹村镇党委书记祁娟告诉记者,合作社利用就业帮扶,让农户发展产业实现致富,但在农闲时间仍有不少剩余劳动力,合作社通过走访社员,将其特长尤其是贫困户的特长全部统计归档,每年柿饼加工季节或建设用工方面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人,都优先考虑贫困社员,并且根据个人特长推荐工作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2016年至今,合作社提供用工岗位400余人次,其中共有30名贫困户先后来务工。残疾人王亚丽、贫困户雷小艳、刘向宁等人长期务工,陈广社、罗海龙等人短期务工。2017年花椒成熟时,合作社以每斤高于市场0.5元的价钱雇用贫困户采摘花椒;还与富平永辉公司签订长期务工协议,优先聘用贫困户管护千亩柿子示范园。对于暂时未达成用工意向的贫困户,建立信息跟踪档案,掌握就业动态,随时提供或推荐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增收。

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合作社鼓励贫困户入股参与经营,并且通过分红来进行帮扶。在入社股金核算上,贫困户1股折算1.5股。2015年,合作社经过改组,承接了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发展扶贫项目2200余万元,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产业帮助社员实现脱贫致富。世行资金股本化后,每年按照全体入社社员平均分配,贫困户分红是非贫困户社员的1.2倍。

同时,合作社与骐进公司共建了1090亩富平尖柿绿色无公害示范种植基地,注册了“福柿”品牌,统一提供农资、技术规程和产品包装,统一收购、检测,不仅减少农户支出,而且通过“福柿”品牌影响力,量价齐升,农户既增产又增收。还在“乡村集市”内建立了1000多平方米柿子加工大棚,以优惠价格供给部分贫困户使用,解决了无柿饼加工棚或缺棚贫困户加工难题。

据了解,去秋今春合作社免费为贫困户发放柿子树苗30000多棵,指导贫困户合理密植、科学建园,按照合作社制定的栽培规程统一管理,少走弯路,及早收益,引导贫困户早日实现自身造血功能。对于贫困户中无劳动能力的,由合作社统一托管,解决后顾之忧。

合作社借助网络媒体,积极对外宣传柿子产业,扩大了当地农产品知名度。2016、2017年柿子文化节的举办、柿子树的认养,特别是经过央视的多次报道和网络推介,给曹村带来了旅游热,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柿子风情小镇乡村旅游魅力已初步展现。

 

 

实习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