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击破农村物流“痛点”的云霄探索

2018-05-07 10:00:14   

 

云霄县下河乡下河村村民在包装杨桃,准备通过物流销往外地。

田丰物流工作人员在收取峰头羊桃。

工作人员在包装水果。

随着人们与电商文化的连接日趋紧密,快递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在一些人烟稀少的小山村,末端网点的物流痛点仍然存在。去年底,商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布了《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计划》。这是国家部委层面落实中央振兴乡村、推动物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与之相呼应的是,云霄县通过探索“第三方物流”,集中为农村电商企业提供接单、冷链、库存、运输等服务,提高农村地区快递行业的工作效率,形成农产品进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格局,解决了农村电商发展的痛点、焦点、难点。现在,云霄县电商列车正驶出高速,给乡村生活带来巨变。

山沟沟的物流之痛

“2015年夏天的一件事情让我感触很深。当时,漳州30万吨荔枝滞销。”5月3日,在田丰e家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小伟向记者谈起农村物流之痛。三天公益售卖,共有数万名电商业主参与荔枝分销,总销量达到20吨,但还是无法完全消化掉滞销荔枝,而已销售荔枝的命运也不太“顺利”——荔枝对新鲜度的要求很高,需要全程冷链配送。上架的荔枝为1.5公斤/件,加上0.5公斤冰袋,共2公斤,冷链配送费为20元/公斤,因此每件荔枝的物流成本费用达到40元,高昂的物流费用让水果采购商、电商、微商都颇为纠结。

与农产品走出深山相同,快递进村也困难重重。对于快递来讲,必须要有公司设立的“站点”,才能有快递员送货。没有站点覆盖的地区,快递则“超出配送范围”,必须退回发件人。

要解决农村的电商配送,就必须多建站点。现在国内主流民营快递都是采取加盟制。农村地广人稀,而站点的房租、设备、人员都需要投入。成本高、效率低,多数加盟商选择放弃。许多村子成为物流盲点。

“每个村的交通差异很大,物流往往到乡镇一级再往下就会出现‘不认路’‘不识户’‘等不了’等问题。因此,‘覆盖和时效’就成了农村物流的两大痛点。农村人感受不到城里人一个电话就可以叫快递上门的便利。”云霄县电商办主任郭玲表示,如果不能打通这“最后一公里”,即使互联网覆盖云霄的每个角落,城乡间的“电商经济鸿沟”也难以弥合。

各方竞逐农村物流

一方面是农民“触电”意愿强烈,另一方面却是电商受制于物流瓶颈。怎样才能撬动巨大的农村电商市场?

“‘物流先于商流’成为开拓市场的关键命题,也是潜在的商机。”郭玲告诉记者,彼时,云霄出台了《云霄县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十二条措施》,在电商产业园建设、物流快递、社区电商、电商扶贫、电商创业等方面给予真金白银的扶持。乘着政策的东风,田丰云仓供应链、村淘菜鸟物流等企业获得了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国家综合示范县专项资金的扶持,加入农村物流战役中。

“网络可以通过一根网线连接世界,但农村物流却需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建设。因此,我们把自己设定为‘枢纽’,快递经我们集聚处理中转再向城市流动。”吴小伟说,他们在云霄158个村设立农村电商服务站,实现100%覆盖,“外地商品回到这里,我们将货品送到站点,再由‘村小二’做最后一公里配送”。他告诉记者,“第三方物流”的核心,是为当地电商企业和农户提供生鲜冷链、仓储物流、订货分拣、验货包装、快递发货等线上线下一体化订单履行服务及电商仓储解决方案,完成农产品从农村到城市的输送。

“术业有专攻。电商团队专注打开市场,而第三方物流专注大量优质农产品货源的组织收集、打包等。”吴小伟说,过去水果电商在运输方面遇到许多难题,“例如枇杷皮薄水分多,糖度高,稍微碰一下,表面的绒毛就会变黑。我们先将枇杷按等级分好,接着套上套袋、网袋,放入菱形网格中,垫一层珍珠棉垫。这样包装,即使送到北京也没有问题。另外,杨梅、荔枝的包装运用了冷链技术,通过真空包装,在保持低温零下5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下运送”。

“以前销路单一,云霄枇杷的收购价只有五六元一斤。通过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网销物流渠道,每斤价格达十几元,而且供不应求。”菜鸟乡村物流云霄站站长朱福生表示。

据统计,2017年云霄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9.8亿元,网络零售额11.59亿元。电商企业278家,拉动相关行业就业近4000人,电商从业总人数近6000人。

 “物流+”解成本之困

虽然各家快递在农村的布局如火如荼,但农村物流的整合才刚刚开始。对物流企业来说,越靠末端,挑战越大。“有一些‘空心村’,留有一些儿童和老人。他们的‘村小二’只能由村主任兼着。水果旺季时,我们会天天下去,没货时就不去。最痛苦的是,一村只有一两件货,考虑到运营成本,我们尽量保证三天之内下去一次,或者去隔壁村收货的时候,顺道收。”吴小伟说。

当然,这仅仅是权宜之计,下一步该考虑的是,如何盘活现有资源,提升企业进入“空心村”的动力。“我们与旅行社、果农合作。例如下河杨桃节举办之时,我们为游客提供一件代发服务。游客可以放心去旅游,水果就暂存在我们冻库,按照双方约定的时间发货。”另外,吴小伟还计划与厦门、漳州等地一些工艺品加工厂合作,“农村有一些富余劳动力,我们可以将工厂订单手工活配送下去,再回收。这样‘合并同类项’,解决了偏远山区的物流亏本问题,提高了物流时效,也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布局农村物流网络非一朝一夕,农村物流依旧面临着许多难题。例如快递费依然较高,压缩了利润空间。此外,第三方物流与“四通一达”快递公司的数据资源等没有共享和融合,在不同公司的快递流转过程中,未实现信息数字化。快递公司之间的竞争,使得同盟之间的协调管理仍有困难等。因此,居住在偏远农村的用户,如果想在家门口收发快递,并且享受和城市一样的服务,仍需要一些时间。

实习编辑:张朝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