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织密脱贫“保护网”——凤县“政府+保险”模式助力脱贫攻坚侧记

2018-05-07 10:21:42    张革风 刘立民 张强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织密脱贫“保护网”

——凤县“政府+保险”模式助力脱贫攻坚侧记  

本报通讯员 张革风 刘立民 张强 

要实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基层政府和基层金融保险机构的作用必不可少。 

针对农村贫困人口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风险能力较弱这一具体情况,人保财险凤县支公司近年来在上级公司和凤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先后密集推出八个“政府+保险”保险品种,助推脱贫攻坚。 

 农险为脱贫产业护航 

提起凤县推出的“政府+保险”险种,首先要说的就是为当地脱贫攻坚护航的“凤椒”(凤县花椒)、苹果、核桃三个特色产业保险。 

由于独特的“小气候”,凤县盛产花椒、苹果、核桃、药材等特色产品。近些年,凤县将久负盛名的“凤椒”、苹果、核桃作为县域特色重点产业,力促其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但每年4月中下旬的霜冻灾害,往往会造成这些品种在部分地区受损甚至是全县范围绝收。从2007年起,人保财险凤县支公司在县政府和上级公司的支持下,首次采用“政府+椒农”的方式,按照“低费率,广覆盖”的原则,由政府拿大头,每亩补贴40元;参保农户拿小头,每亩交10元保险费,推行花椒低温霜冻灾害成本保险。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又先后推出苹果和核桃保险项目。 

在农险的呵护下,凤县的三个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其中,“凤椒”相继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绿色食品AA级认证等,并形成了花椒油、花椒芽菜等产业链。凤县还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花椒之乡”称号,2017年全县“凤椒”产值超过5亿元;苹果种植面积发展到8.5万亩,产值超2亿元;核桃年产3000余吨。 

产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人保财险凤县支公司的“保驾护航”。对此,人保财险凤县支公司经理姚俊表示:“凤县自然环境复杂,公司承担着高成本、高赔付的风险,但通过发挥三农‘稳定器’‘减震器’‘助推器’作用,农业保险最终换来的是农业的大发展。” 

 量身打造促脱贫险种 

针对农村贫困人口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风险能力较弱的实际情况,凤县还重点推出了由政府缴全额保费、保险公司运作、重点为农村贫困人口量身打造的农房保险、一元民生保险、贫困人口意外伤害保险、“助农保”扶贫综合保险、大病补充保险五个险种。 

其中,农房保险在2013年仅为散居五保户购买,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现逐步将全县农村低保户和贫困人口纳入。 

始于2014年的一元民生保险虽不起眼,但解决了贫困户的大问题。2016年12月21日,该县河口镇沙坝村贫困户商翠儿因家中火灾不幸身亡,公司当即前往查勘慰问,一个月左右便将5万元赔款送到其家人手中。 

贫困人口意外伤害保险是专为防止农村贫困人口因灾、因病致贫、返贫而量身打造的。保险期内意外死亡,每人赔偿5万元。意外医疗费用补偿,每人赔偿限额0.5万元。 

2017年,凤县财政又每户出资180元、45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别办理了“助农保”扶贫综合保险和大病补充保险。“助农保”扶贫综合保险为贫困户家庭成员以及自有家庭财产、牲畜、农机具、农作物、林木提供全面保障,最大限度提高贫困户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大病补充保险则是在对贫困人口享受农合多重救助基础上的再保险。据人保财险凤县支公司统计,2017年,这五项保险共赔付金额161.3万余元。其中,“助农保”扶贫综合保险赔付金额40.2万余元,大病补充保险赔付金额48.8万余元。 

凤县探索出的“政府+保险”脱贫模式,正在为农村贫困人口织密多层次精准扶贫“保护网”。

 

 

实习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