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农资 > 正文

成本涨 粮价降,春耕农资市场变化影响农民收益吗?

2018-05-10 11:13:58   

央视网消息:眼下,全国春耕生产逐渐接近尾声,根据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最新监测,今年春耕期间,作为最重要的农资产品,化肥的价格全面上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化肥,今年种子、农药、地膜等农资产品,价格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上涨。在农民种地成本增加的同时,今年国家把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下调了3分钱,把水稻的最低收购价下调了1至2毛钱,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也取消了。在这种情况下,对农民种地的收益有多大影响?

郑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高级分析师 王向博:“以每亩地种一季小麦和一季玉米为例,经过我们测算,排除土地费用和人工费用之后,一亩地的年收益原来可能在800元至1000元左右,在新的形势下,它的综合收益可能会出现50元至100元的降低。”

专家分析说,这种情况下,受影响最大的是那些种植几亩地的小农户,而规模种植的农户,受到的影响就小,甚至不受影响。来自河南漯河的王灵光,大学毕业后,回到农村,承包流转了几万亩地,做起了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他对农资市场和粮食价格的变化,有自己的看法。

河南德行丰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王灵光:“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倒逼我们这些种地的大户,可以更好地更精细化地去种植管理农田,从提高土地的生产率上来着手,这样的话就可以大大降低我们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成本,同时,我们又能够通过提高我们农作物的品质,这样的话就可以卖上好的价格,这样的话也可以提升我们整体的这个收入的效益。”

此外,专家分析说,农资产品的价格,每年会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和调整,这基本上由市场来决定。而推进粮食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让粮食价格真正回归市场,由市场说了算,是大势所趋。因此,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如何挖掘农民的种粮增收空间,是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四川省三台县农业局粮油站副站长 何大旭:“通过轻简化栽培,降低劳动成本,增加收入。然后就是提质增效,发展优质产品,增加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郑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高级分析师 王向博:“我们建议农民可以采取多元化经营的方式,比方说公司加农户或者土地流转或者土地托管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获得土地流转这方面的收益,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投入到其它一些劳动中去,来多元化地增加自己的收入。”

实习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