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5 14:11:17 孙传卿 代绪刚
陕西省商南县十里坪镇梁家坟村地处新开岭自然保护区,属于高海拔、寒冷、边远的贫困山区,辖区林地面积3.6万亩,耕地面积2780亩,产业为种植地膜马铃薯、玉米,劳务输出、畜牧养殖等。全村辖
10个村民小组456户1680人,以“三留守”弱势人群为主,其中贫困户191户684人,贫困人口比例高达37.91﹪。面对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梁家坟村两委一班人绘蓝图、建机制、夯基础,带领全村群众向贫困宣战,决胜脱贫攻坚。
绘蓝图产业规划先行
只有产业兴,才能有乡村兴。梁家坟村立足村上生态资源优势,结合贫困状况,科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全村七大产业增收发展项目。一是中药材种植,建设500亩中药材基地一个,并在适宜种中药材的宽沟、娘娘山等村民小组以产业园的形式种植1500亩连翘。对于原有的零星种植基地进行科管改造,提质增效。带动贫困户90户,户均增收1000元。二是高山蔬菜种植,在适宜种植蔬菜的板房沟等村民小组种植蔬菜400亩,带动贫困户60户,户增收1100元。三是发展养殖业,采取集中饲养和示范户带动的方式,发展养牛、养羊、养猪大户6户,养鸡大户1户。四是农特产品加工与销售,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厂一个,将梁家坟村区域农特产品进行初加工,建立“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五是香菇种植,以丹南菌种厂为平台,发展食用菌80万袋,惠及贫困户150户,非贫困户200户。六是开发乡村游,开发花子潭风景区,发展农家游、乡村游、探险游。七是劳务输出,有序的组织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培训贫困劳动力100人次,人均增收1.8万元,还建设村级家庭工厂,促进贫困群众就业。
建机制 “党建+”领航产业发展
面对高海拔、寒冷、边远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贫困人口多等现状,梁家坟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在县镇帮扶干部的指导下,带领群众变劣势为优势,变短板为长板,依靠“党建+脱贫+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群众”“党建+脱贫+合作社+群众”等机制,稳步推进“三变改革”,全面深化“借还+N”“三带一创”“三产联动”等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积极培育菌种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组织大户,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吸纳广大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参与经营、入股分红、务工就业等形式增收致富。扶持乡村能人做大农业产业,加快建立联产、联业、联股、联营等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户牢牢嵌入产业发展链条中,有效破解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单打独斗、抗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
目前,梁家坟村已组建产业合作社5个,其中连翘等中药材合作社40户,养殖合作社30户,高山蔬菜等合作社
50户,核桃产业合作社60户,劳务输出协会30户。这5个合作社和协会将210户贫困户基本全部吸纳入社,只要有一定劳动能力,让其在合作社的产业引领下,宜林则林,宜药则药,宜牧则牧,宜菜则菜,做到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干。借用合作社平台,该村为贫困户打造了脱贫致富的长效稳定增收产业。
夯基础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要想富,先修路。梁家坟村坚持基础设施高标准配套和深度覆盖,从规划编制、设施配套、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入手,瞄准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基础设施短板,大力实施道路硬化、安全饮水、电网改造等民生配套工程,全面提升村庄基建水平。去年以来,全村谋划项目16个,新修产业路2条,易地搬迁101户456人,延伸光纤宽带2公里,实施农业开发项目新修农田240亩。硬化通组路6公里、村内户外道路3.5公里,改造农村危房32户,修建的旅游厕所、标准化卫生室、爱心超市均已投入使用。
除陋习 扶智扶志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梁家坟村支部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发挥“一约四会”的作用,坚决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引导群众弘扬时代新风尚。加大扶志扶智力度,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和致富典型培育,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扩大爱心超市覆盖面、设置公益岗位等机制,鼓励贫困人口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目前,全村涌现出邢国强等16名脱贫致富标兵、孙开风等5名产业大户,表彰好公婆好儿媳10名,评选十星级文明户50户。
穷乡僻壤的梁家坟经过几年的艰辛探索和持续奋斗,用实践诠释着科学发展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变,走出了一条生态养山、产业富民的绿色循环之路。如今的梁家坟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假日来这里品美食、住农居,养心、洗肺、清脑,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实习编辑: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