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5 09:12:15
3月,樱桃花开,赏花游客纷至沓来,农家乐迎来开春第一拨客人,赚了个开门红。
4月,樱桃果熟,采摘游人如约而至,果农喜获丰收,赚了个盆满钵盈。
7月,售樱桃苗,各路苗木订单接连不断,果农又收获了一笔不小财富。
樱桃,正逐渐成为纳雍县老百姓的致富产业。近年来,全县种植樱桃15.7万亩,目前已有8万亩进入盛果期,5.7万亩进入初果期,产值达19.78亿元。
樱桃花开,农家乐火了
纳雍县作为樱桃生产大县,樱桃种植面积15.7万亩,主要分布在厍东关、维新、沙包、姑开、化作、雍熙等乡镇(街道),集中栽培区位于乌江源“总溪河—瓜仲河—木空河—化启河—义中河—武佐河”流域和“阳长河—纳雍河”流域,尤以盛产玛瑙红樱桃的总溪河畔最具代表。
冬去春来,和煦的春风吹绿了总溪河两岸的樱桃树,春雨滋润了万物,樱桃花带着雨滴竞相绽放,白了河岸、白了山头,花瓣在微风吹拂下送来淡淡清香,赏花游客纷至沓来。
游人徜徉在樱桃花丛中,享受着樱桃花带来的无限春色,聆听着与玛瑙红樱桃有关的故事。
赏花的游客,成为当地农家乐、烧烤店开春后的第一拨客人。在此期间,总溪河河岸上,烧烤、烙锅店生意火爆,维新镇坪子村村民胡永科的烙锅店有10来个摊位,一到花期,就得请五六个村民帮忙,每天的收入相当可观。
“樱桃花开,平常一天要接待二三十桌客人,周末多达四五十桌,平均一天有3000至5000元的毛收入。”胡永科说。
据统计,花开期间,总溪河畔平均每天接待游客上千人次,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带动上百人次就业。
樱桃果熟,果农笑了
从开花到结果,一个月以后,人们就可尝到被誉为“开春第一果”的玛瑙红樱桃。到果园尝鲜后,游客纷纷感叹:“玛瑙红樱桃真的甜得像初恋!”于是前来果园尝鲜的游客遍布了整个樱桃园。
据了解,纳雍县的樱桃有本地黄樱桃、野樱桃等品种,最受欢迎的当属总溪河的玛瑙红樱桃,这也与总溪河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有关。
“玛瑙红樱桃刚上市时,售价为每公斤60—80元;大量上市时,售价为每公斤20—30元;如果入园采摘,每人只需20元入园费,即可进去随便吃,采摘的樱桃按市场价售卖。”果农陈敏说,她家种了20多亩玛瑙红樱桃树,2012年开始挂果,2013年开始见效,平均每年的纯收入在7万元左右。
经估算,玛瑙红樱桃在盛产期产量达每亩1250公斤,每亩纯收入8000—12000元,是种植传统农作物收益的十几倍。目前,全县平均每年的玛瑙红樱桃销售额达3亿元,不仅在周边市(县)销售,还扩展至成都、北京、深圳等城市,在农业产业转型中日渐成熟,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产业。
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及各部门高度重视发展玛瑙红樱桃产业,在引导群众科学种植、市场销售、品牌包装宣传及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旅游开发公司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
下一步,总溪河玛瑙红樱桃基地将建成2个玛瑙红樱桃冷藏试验库,加快冷藏物流试验;大力推动后续产品开发,与龙头企业合作,让樱桃“走出去”;加快玛瑙红樱桃种植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建设林下滴灌系统和除虫防病系统;继续加大旅游开发力度,打造“农旅一体”的旅游产品。
售樱桃苗,果农又赚了
还未从丰收的喜悦中缓过神来,各路玛瑙红樱桃苗木订单就如雪片般飞来了。
“订单来自周边市县及较远的苏杭一带。”果农陈敏自称“樱桃姐”,是100多个种植大户之一。
在陈敏的幸福账单里,除了售卖樱桃的收入,还有一大笔是来自于苗木的出售。
据陈敏介绍,她从2012年开始嫁接樱桃苗,当时从培育、推广玛瑙红樱桃,人称“玛瑙红樱桃之父”的徐富军那里学习的嫁接技术,后来又和村里其他种植户接受技术培训。随着总溪河玛瑙红樱桃的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前来购买樱桃苗的种植户络绎不绝。
“樱桃苗卖了10多万元,再加上前两个月卖樱桃收入的8万元,一年下来有近20万元收入。去年年底就全款买了辆车,孩子在上大学,车子房子都有了,我特别知足。可以说,是玛瑙红樱桃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陈敏说。
如今,总溪河畔的玛瑙红樱桃种植大户,大部分都掌握了苗木嫁接技术,他们依靠嫁接苗木又多了一笔收入。
随着全县樱桃产业的日趋成熟,纳雍县委、县政府将樱桃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引进贵州总溪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修建了酒店、采摘观光道、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策划了音乐节、长桌宴等活动,协同举办了“CCTV美丽乡村快乐行”走进纳雍总溪河的文艺演出,通过广泛宣传,不断提高玛瑙红樱桃知名度,让玛瑙红樱桃产业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一大产业。(记者 王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