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小樱桃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2018-05-28 09:06:36   

随着樱桃节的连年举办,昆嵛山“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樱桃如今名声在外,“青山、绿水、红樱桃”已经成为昆嵛山一张闪亮的金字招牌。每年5月中下旬到6月底大小樱桃集中上市的季节,前来采摘樱桃的游客是络绎不绝。不过昆嵛山虽然因樱桃而扬名,但山里人家却不单纯依赖种樱桃为生。近年来,文登区界石镇以“樱桃节”为契机,找准全域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切合点,致力于打造一个以环境为载体、以樱桃为特色,融合休闲采摘、民俗文化、自然风光为一体的“樱桃谷特色小镇”,小樱桃不仅成为种植户的摇钱树,还带动了镇域经济大发展。

5月份的昆嵛山是樱桃的世界。山上山下、房前屋后,一颗颗晶莹剔透、水嫩润泽的樱桃挂满枝头,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新疆阿克苏游客王静说,文登的樱桃与新疆的樱桃相比较,最大的特点就是甜、个头大,而且晶莹剔透,水分足,口感也特别好,所以每年樱桃节他们都会特地赶过来吃樱桃。

昆嵛山樱桃是大自然的赐予。梧桐庵樱桃种植户介绍,昆嵛山可以用来种庄稼的土地特别少,但是小樱桃不占好地,不管是房前屋后还是荒山石缝都可以生长,而且由于山里土质适宜,水源清甜,种出来的樱桃自然也是口味纯正,深受游客青睐。小小樱桃树成了山里人家的摇钱树。

界石镇梧桐庵村樱桃种植户杨丽燕告诉记者,他们村由于地势和气候的原因,不适合种庄稼,近几年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每年都举办樱桃节,家家户户都种樱桃,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俗话说,樱桃好吃熟难摘。摘樱桃的确是个辛苦活儿。小樱桃从成熟到采摘顶多两个周时间,这个时候樱桃种植户要紧赶慢赶地把地里的樱桃摘下来卖出去,不能及时采摘的樱桃一旦遇到降雨天气就会烂在树上。

自2005年至今,文登连续十四年成功举办昆嵛山樱桃节,每年都吸引20多万人次的游客走进昆嵛山赏美景、吃樱桃。种植户们不用出村甚至不用自己采摘,樱桃就能卖上个好价钱。三瓣石村的樱桃种植户谭训月说,他家只种了两分地的小樱桃,但就这两分地,一年能为他带来五六千块钱的收入,比种庄稼可是划算多了。

界石镇三瓣石村樱桃种植户谭训月告诉记者,以前摘完樱桃不知道上哪卖,现在有了樱桃节,不用出门就能把樱桃销售一空,既省心又放心。

谭训月说,为了丰富樱桃的品种,延长采摘时间,近几年,几乎所有的小樱桃种植户都增加了大樱桃种植。和小樱桃相比,大樱桃的成熟期比较晚,小樱桃销售得差不多了,大樱桃才开始陆续上市。目前,村里的大樱桃有红灯、美早、水晶等近20个品种。虽然相比小樱桃,大樱桃的种植需要花费一些心思,但是收益也是非常可观。

不但有游客采摘和樱桃经销商上门收购,随着微信、淘宝、京东等网上购物平台的兴起,在方便市民购物的同时,也给樱桃种植户提供了一个不错的销售渠道。六度寺村民吕雪丽说,小樱桃不适合长途运输,这几天她通过微信在文登、威海等周边地区卖樱桃,一天少说也能卖出四五百斤。她从5月15日开始在微信卖樱桃,两天卖了八十多箱。他们这里的樱桃大部分都长在山顶上,没有污染,大家都特别认可。

除了漫山遍野的樱桃,昆嵛山里吸引游客慕名而来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山珍美味。在爬山、采摘之余,游客们可以品尝到来自农家宴接待户准备的特色农家宴。绿色环保的跑山鸡、昆嵛山特有的松蘑、昆虫以及各种野菜,让游客们乐享其中。

游客吴永霞说,这里风景宜人,空气和环境也特别好,樱桃很好吃,人也特别热情。农家宴做得也非常可口,大家来玩得很开心。

瞅准农家宴的商机,部分外地客商也投资搞起了农家宴,韩晓辉就是其中之一。韩晓辉说他是烟台人,在天津有自己的公司,3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昆嵛山,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吸引,投资建设了这处占地200多亩的苇夼山庄。

韩晓辉说,他们认为昆嵛山这个地方很不错,所以看好这个机遇,过来发展建设了苇夼山庄。

虽说目前苇夼山庄只有农家宴和樱桃采摘,但络绎不绝的游客还是为他带来了不少收益。

韩晓辉告诉记者,现在正是旺季,每个周末来山庄吃饭的游客大概有二三十桌。他的农家宴食材都是从村民手里收来的地道山珍,由于货真价实、诚信经营,吸引了不少回头客。

游客陈国龙说,农家小院特别干净,而且外面也搭了凉棚,在昆嵛山脚下吃到纯天然的跑山鸡、蚕蛹,感觉特别美味,不虚此行。

在韩晓辉眼里,这三年昆嵛山的变化是翻天覆地,一年一个样。对于未来,韩晓辉已经有了新的规划。

韩晓辉介绍,除了餐饮以外,他们还建了一些简单休闲的住宿小木屋,另外他们还会建一些拓展基地。

在体验采摘乐趣、享受美味农家宴的同时,昆嵛山各种美丽的传说和遍布山水之间的历史文化古迹也引起了不少游客的浓厚兴趣。昆嵛山脚下的三瓣石村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村名来自这块十几丈高的巨石。在村头的樱桃园里,一些游客正在一边吃着樱桃,一边细细品味着关于这个村庄的美丽传说。

威海游客张燕燕说,刚刚园主给她讲了三瓣石村的传说,传说中这里有一条蛟龙在作怪,当时何仙姑就拿了一个花瓣,这个花瓣就变成了一个大石头。何仙姑为了镇压蛟龙就在大石头里面放了两只布谷鸟,布谷鸟飞走以后,这个石头就变成了三瓣。

无染寺景区的“王母娘娘洗脚盆”附近也是游客云集,其中一名外地游客竟将洗脚盆名字的由来讲得头头是道。

青岛游客王秋华说,传说有一次在蟠桃宴上,铁拐李跟吕洞宾把王母娘娘得罪了,王母娘娘气得脚崴了,玉帝就责令他们出去找医生给王母治脚,然后他们就全国各地地找,最后找到昆嵛山这里的一潭圣水,把王母娘娘的脚治好了。

与三瓣石、王母娘娘洗脚盆一样,龙石晒字、麻姑升天、八仙过海等传说也为昆嵛山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引发了游客寻幽探古的热情。

以果为媒,以节联姻,樱桃节的举办不但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拓宽了农民致富途径,同时也为当地观光农业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去年,界石镇依托昆嵛山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挖掘昆嵛山青砖黛瓦、小桥流水、绿树红花的传统村落特点,聘请威海知名设计院对梧桐庵、三瓣石、六度寺、软枣林4个村“量身定制”建设规划,高水平打造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其中,梧桐庵村被评为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界石镇梧桐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振国介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他们打造期间,保证原生态不变的情况下,整理了几条小路,木头断桥,河两岸建了几个小凉亭,在整个全村的面貌比以前改变很大。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漫步在梧桐庵村,房前屋后的红樱桃、错落有致的房屋、造型别致的荷塘,当真是一步一景,景随身行。

游客周宗汉告诉记者,七八年以前他和一些摄友们一起来过,这次来感觉变化太大了,原来这个小村是破烂不堪,现在感觉整个村庄太美了,都想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作为“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梧桐庵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还探索融入刺绣、剪纸、根雕等民间艺术元素,建设一处昆嵛风情馆,集中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产品,唤起游客心底“乡愁”记忆,吸引了大批各地游客来此观光旅游、感受乡情。

于振国介绍,他们的村庄要打造观光旅游一体化,所以他们想再建几个大棚,让游客春夏秋冬都有水果品尝,让顾客来有玩乐的地方,这样以来老百姓收益也就提高。

昆嵛山的美景哪是一天就能赏完的。为了留住游客,界石镇政府还鼓励村民大力发展民宿产业。不管是现代风格、传统风情,还是近水人家,让每一位游客在村里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民宿风格。

界石镇梧桐庵村民张华霞说,他们家民宿的这个房间,里面的五斗橱还有钟都是她结婚时的嫁妆,还有土炕,客人来了以后,都特别喜欢土炕,在这睡一晚,第二条早晨起床感觉很舒服,腰腿也感觉轻松多了。目前类似她家这样的民宿住一晚包括早餐128元。虽说现在村里的民宿产业还在建设当中,但张华霞已经尝到了甜头。

游客逐年增多,这对景区的接待能力也是一个考验。为更加方便广大游客出行,近几年,界石镇对楚泊线文登段路面进行整修,对樱桃节主会场以及停车场进行扩建改造,沿线村庄的环境面貌也焕然一新。

游客王立勇说,今年的路修整了也加宽了,停车场也规范了,各村都有停车场,不像以前那么拥挤,也不用担心没有停车的地方。

依托樱桃产业,近几年界石镇政府借助全域旅游发展及“美丽乡村”建设契机,深入挖掘周边自然景观发展潜力,培育特色旅游产业,完善生态观光旅游条件,并多次开展了登山大赛、集体写生、品茶会等系列活动,每年吸引数万游客来此观光旅游,一条“美丽、生态、宜居”的“山景线”正在逐步形成。

天津游客鞠玉岭说,她经常全国各地到处旅游,感觉昆嵛山把自然风光和当地的特产相融合得特别好。满山的樱桃特别漂亮,不但樱桃的口味特别好而且风景也很美、美食加上美好的风土相结合,真的特别美。

“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相信随着每年昆嵛山樱桃节的成功举办,山里农家宴、生态休闲游、观光农业游等品牌效应不断放大,产业链条不断拉伸,山里人的生活也一定会一年比一年红火!(朱霖)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