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8 16:32:21
大荔县朝邑镇平罗村村支书赵建明接受采访团记者采访。
西部网讯(见习记者 李卓然)“现在村子的环境、设施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别提有多高兴了!”5月25日,“感知四十年•共筑新渭南”2018融媒体主题采访团一行走进了大荔县朝邑镇平罗村,一提起村上的美丽乡村建设,村民眭红丽就有点不完的赞。
乡村美不美,还得看老百姓的口碑。近年来,平罗村全面实施环境整治、基础提升、产业融合,着力建设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人文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四美”乡村。实现了产业强、人文亮、推进实,美丽乡村建设有“面子”更有“里子”。如今,乡村环境好起来,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精神生活更是丰富起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基础设施完备 城市不如农村好
整洁的柏油路、成片的绿树、清新的空气……漫步在平罗村,眼前的一幅幅景象,让人流连忘返。
“以前我们这全是土路,下雨天根本没法走。” 村民眭红丽告诉记者,现在村里道路、下水道、路灯等各种基础设施完备,“在城里住的还不一定有农村舒服。”
自2013年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来,平罗村集各方力量,投资600余万元修建文化广场,硬化道路3.6公里,栽植树木2000余棵,绿篱面积6000㎡。投资100余万元,建成了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生态涝池“三位一体”的综合处理站,并在每家每户门前配发了3个垃圾桶,实行垃圾分类处理,解决了垃圾乱倒、污水横流问题。同时,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实施卫生改厕400户。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荔县朝邑镇平罗村一村民家门口的家风楹联。
“两改”工作得民心 文明乡风改陋习
平罗村村支书赵建民介绍,平罗村为打造乡村文明一条街,制作了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中华传统美德、村规民约等教育内容的2000㎡的宣传文化长廊;为了遏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陋习,村上成立了“两改”议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组织,让农民不用再碍于面子大操大办,实实在在的减轻农民了负担。
村上建立了家风家训馆,对环境卫生整洁、家风家教好的家庭,专门制作了家风楹联187幅,以好家风来带动好村风;为培育先进典型,引领文明乡风,村上开展了“十星文明户”“最美庭院”“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在全村形成了明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切实民办实事、解难题。
大荔县朝邑镇平罗村尊天现代农业园区正在生长的冬枣。
“尊天模式” 让村民变身“产业工人”
在平罗村的尊天现代农业园区的冬枣大棚里,当地农民正在自家门前就近打工,当起了“产业工人”,一股现代农业的气息迎面而来。这里让单一的农业种植走向了产业融合转型发展的新路子,让园区成了景区、农民成了工人、农田成了绿色工厂,真正实现了农民就地就业、农业转型升级、农村特色城镇化,成为远近闻名的农业公园。
“现在西北地区麦德龙超市的冬枣都是由我们园区提供的。”赵建明告诉记者,通过企业园区的规模化、标准化管理运营,从而提升了冬枣品质,打响了大荔冬枣品牌。
按照“整村推进、三年流转、分期实施、农户自愿”的原则,平罗村集中连片流转土地2400亩,形成了600亩日光温室示范园、800亩大棚冬枣示范园,实现了园区的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村民在稳定获得流转土地租金收益的同时,优先进入园区工作,实现了不离乡不离土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接触现代种植理念,有效增加了经济收入。
“现在园区打工的工资,土地流转和园区股份的分红,再加上自家开办农家乐的收入,比以前挣得可是多了许多,我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眭红丽自信地对记者说。
实习编辑: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