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8 16:43:40 耿苏强
实践证明,内乡县伏牛山有机猕猴桃示范取得了成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指导功不可没!”近日,在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河南省内乡县伏牛山有机猕猴桃种植示范园区,负责人杨永福看着大规模硕果累累的猕猴桃,喜不自禁地说。
据了解,该基地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当地科技力量,联合创立了河南省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要为当地猕猴桃领域的技术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一年来,通过组织技术培训班,适时嫁接、科学肥水治理和加强病虫防治等系列技术措施的实施,目前猕猴桃平均成活率达95.2%,亩增效益5000元。在当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配好“科技餐”加大“扶智”力度
为加快猕猴桃品种品质结构的调整,提高产品品质,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示范站专家刘占德,在猕猴桃生产的关键时期带领项目组相关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杨永福说,技术培训是增强农民科技意识,提高技术入户率的有效途径。结合今年的推广工作,共举办了“有机猕猴桃栽培技术”、“营养钵育苗技术”、“猕猴桃病虫害防治技术”、“猕猴桃培管技术”等技术培训班16期,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都把握了相应的实用技术,促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以前种猕猴桃,辛苦一年,收入一万元,经过西农大专家指导后,改进了技术,我家猕猴桃年收入提高到了2万多!”果农梁继献激动地说。
据了解,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形成了“1+2+2+N”技术推广工作组模式,并以大学为依托,产教研结合,帮助农业增产增收,让数万果农切实受益——虫害减少,质量提升,收入大增。
杨永福说,如今在内乡县,经过培训经验丰富的农技人员、专家成立农技专家技术服务团,不仅能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奔赴田间地头开设“田间课堂”,而且还会根据农民的需要配好“科技大餐”,加大对其他农户的“扶智”力度。
注重品牌化发展延长产业链
该基地以为南阳市内乡县为核心,现已辐射带动周边的西峡县、南召县等县区。杨永福介绍,基地除投产一条猕猴桃酒生产线外,还建设了:一冷链系统,建设保鲜库1500㎡;冷藏库800㎡;二物流系统:建设加工包装车间1200㎡,果品交易中心2000㎡,购置箱式冷藏车1辆、箱式货柜车2辆。三办公生活区:建设办公室1200㎡、宿舍500㎡,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
另外,基地在发展中更加侧重于产业链服务,从苗木新品种繁育、种植技术指导、到电商销售、品牌打造等主导创业者的能力成长和业务发展。现有登记在册企业和团队25户。产业融合呈现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融合、农业产业链条拓展性融合、垂直一体化企业全产业链融合、社会化服务型融合、产业集聚型融合、“农业+互联网”型融合、农业新业态型融合等发展模式,取得初步成效。星创天地连接起36个农民合作社、158个社会服务组织和83个种养大户吸纳返乡创业农民工6800人,解决贫困户就业1673人。龙头企业伏牛山猕猴桃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6.8万亩,建立生产基地6.7万亩;猕猴桃采摘、观光等休闲农业接待人数达16000多人次,带动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主体近23家。
实习编辑: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