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6 15:01:42 张雨萍
初识梁家河,是在2016年10月,参加由省总工会组织的“全省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会”,会议安排到梁家河实地学习,获益匪浅梁家河,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一个把心留住的地方,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再见《梁家河》,是在2018年5月,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策划编撰的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当把《梁家河》这本书捧在手里时,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回味无穷。“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是发自内心从骨子里的亲。他到各地调研,几句简朴的话语,甚至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让人感受到像见到久别的亲人。唯有扎根人民才会深爱人民,《梁家河》一书中许多细节让人感动,给人启迪。”
纪实文学《梁家河》全书10余万字,40幅图片,共分为四个部分。该书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成长历程。细细品读,这本书不仅对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有着重要意义;也为当代青年坚定理想、立志成才有着重要意义;对我们修身、齐家的理念和方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更是治国和平天下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每次读到少年习近平在干农活到地头时,趁着歇息的时候赶紧把《新华字典》拿出来背,记住一个字的不同读音、不同意思,一分一秒、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学习,而且是在那么累又经常饿着肚子的情况下坚持学习,我都止不住热泪盈眶。这种顽强的品质、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始终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种扎根生活、志存高远的远大志向,更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榜样和力量。
这本书脉络清晰、体系完整,读起来就感觉象是在听乡亲们讲故事,亲切而富有感染力。使读者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体悟人生哲理。“如何选择人生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用他的人生实践给了我们响亮的答案——读书修身,在实践中锤炼,在艰苦奋斗中磨砺意志。”从梁家河的“大学问”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十大行动方案”,实施“3631方略”,建设全省一流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助力示范区追赶超越具有重大意义。
我常常想,当我们面对困难、遇到挫折时,我们是怎样选择的?尤其是作为一个70后,肩负着工作和生活的重任,承担着40不惑和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甚至会经常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不顺时,我们是怎么面对?是选择消极应对还是积极向上?我们是沉浸在悲观和不良情绪中,还是尽快克服负面心情而投入到每一个新的一天中去?《梁家河》的每一句每一字里都有答案,那就是:做什么样的选择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的确,大到治国和平天下,小到修身和齐家,尤其是我们如何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学会坚忍不拔、学会持之一恒、学会脚踏实地、学会展望未来、学会志存高远、学会心存天下,习近平总书记都用他的实际行动,给出了我们最精准的答案、最丰富的内涵!《梁家河》这本书,我们全家人都读了,包括不识字的奶奶,我们也一有时间就读给她听。书中所包涵的哲理和智慧来源于生活,因而丰富、因而鲜活、因而生动、因而深远!
尤其是在如何分配那得来不易的救济粮时,作为并没有多少工作经验习近平同志竟然想到了当夜就到各家各户去查看,试想:“还有比这更便捷、更科学、更公正、更服人的做法吗?”,我正在上高一的女儿一开始没有看清楚书中这一举措的用意,作为一个00后且从不知道什么是饥饿的孩子,她猜想了好几个原因:“有怕粮食不赶紧分掉会变坏、有怕小偷把粮食偷走了……”。当她突然明白时发自内心的说:“这个办法最好,太聪明了!”。我赶紧因势利导地说:“是呀,你想想,如果不是天天读书和学习,当时有谁告诉他用什么办法吗?这种智慧就是来源于孜孜不倦的学习和思考!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这种遇事敢想敢做敢担当的精神,有勇有谋有胆量的正气,不正是我们最生动的培训教材吗?
学习了《梁家河》,我自己首先有了几个明显的提高,比如,能把今日事今日毕落到实处了,克服了有时候倦怠拖拉效率不高还找借口的坏习惯;想到了就要努力去做到,不再因工作任务繁重头绪太多而忙乱了,把自己工作中坚持了好多年的记录工作日志的好习惯不断改进和提高,每天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梳理和列清单,先把工作任务理清楚,把轻重缓急和先后顺序整明白,再把工作一一落实下去,通过学习把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这个举措更细化了。
四年前杨凌东科制药公司一单亲女职工不慎在楼梯上摔倒,由于受伤部位是脖子,医生说极易造成全身瘫痪,该公司工会主席立即组织职工捐款,并从公司安排专人轮流陪护,这个女工最后奇迹般地站起来了,成为了一个“快乐天使”,用她的话说:“如果不是工会组织的及时帮助,我就不能站起来了,我们这个家庭就完了,今后我一定要好好生活,用我的快乐感染大家、带动大家”!这就是工会组织的力量!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作为一名工会干部,我们更应该从《梁家河》这一书中蕴含的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我们工会组织能密切联系党和政府与广大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好,把服务职工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把全区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好、引导好、发挥好。我们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让更多的工会组织建立起来、作用发挥起来,让更多的企业劳动关系更加和谐,把更多的职工凝聚起来,让他们有主人翁责任感、有体面劳动的荣誉感、有发明创造的追求感、有获得尊重的参与感。
通过工会组织方方面面的努力,为让杨凌示范区的企业招的来人、留得住人贡献一份力量。为杨凌追赶超载和“3631方略”的实施提供更多的工会力量。把《梁家河》的学习与深化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结合起来,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使梁家河的“大学问”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班组、深入人心。
面对各项工会工作任务,工会干部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才能搞懂、弄精各项业务;才能更好地服务广大职工群众;才能胜任管理越来越规范、越精细的工会工作。“3631”方略,不但是示范区提升营商环境的重大举措,更是杨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全省最优的法制化、国际化和便利化营商环境,助力追赶超越的“杨凌方案”。 通过提升营商环境,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添新活力,这三个“力”找准我们的工作方向;破障碍、去烦苛、助坦途、增便利、善创新、优配套,加强我们工作的六个着力点;组织领导、部署落实、督查考核为我们提供三个强有力的保障。
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落实“3631方略”,示范区总工会将组织全区基层工会认真学习领会示范区提升营商环境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大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针,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对工会改革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示范区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改革创新,为实现追赶超越和把杨凌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贡献工会力量。以新思维加强全区工会工作,为示范区发展集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