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7 05:37:00 侯四岭
资料图
关于农作物秸秆收储利用的问题,日前笔者在商水县农田境内,看到几处小麦捡拾打捆,多是一些小四轮拖带的小型机械打捆机,打捆的速度较慢。根据这些情况,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想把秸秆废物利用,造福于民,利于国家,把这些事情做好,做大,做强,演变成自觉性,全数收储,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的参与与支持。
尤其是小麦收获时期,时间过于紧迫,抢收抢种,抗旱保苗,给予秸秆收储投资者时间很少。玉米播种以后,多数农户给钱也不会要,不愿意让收储秸秆的车辆再在田里行走,他们珍惜自家的土地,唯恐播种后的的农作物种子遭受创害。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控制源头。在收获季节到来前夕,应向拥有大型收获机械的专业户,在他们进行收获前,必须安装配套秸秆捡拾打捆机,方可发放作业证,让秸秆收储投资人做好充分准备,有场地存放、有足够的运输能力。主管部门要计划好,让收获机械拥有者也有利润,可在预算核准后,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情论事,让他们增加收取合理费用,实行全民动员,积极地把秸秆收储起来,把农民增加的额外支出费用,可以用卖秸秆收入填补起来,统一制订出每亩或者每捆的定价,以防农户漫天要价,造成混乱现象。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主动地给秸秆收储投资者批出一定适合存放秸秆的场地,禁止在村边乱摆滥放,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敦促投资人做好防火安全和准备,配备好防火消防设施。政府补贴,应由主管部门统筹发放,以防截流。
关于政府补贴,应该有个早说明,让做秸秆项目的投资人早早吃个定心丸。全数收储秸秆,要取决于秸秆的消化程度,没有项目只是空谈。今年五月份,地商水县张明乡,见有一收储花生秸秆的投资场地,有几部收取粉碎机械,收储的花生秸秆也有一点点规模。可是,好像销售渠道不畅通,那日,正好下着小雨,淋淋洒洒,好多花生秸秆任雨水淋着,没有防雨设施,费力、费时、费钱收来的秸秆眼见着付水遭损,可见,这位投资人做的有些难,有这样的典型示例,会造成一定影响。
日前河南秸秆产业专业委员会高峰论坛会在郑州举行,准备带几个作秸秆产业的业主一块参会,笔者怀着十分诚恳的心,向商水县张明乡工会主席王明见发去约请,邀请他们当地的秸秆产业户,也包括那位花生秸秆滞销户来郑州参会。动员无济于事,帮他们出路费,出住宿费,一日三餐包揽,他们不干,主要原因是看不到出储秸秆有什么前程。再向商水县巴村镇抓农业的副镇长党云楼说明情况,党云楼镇长很是热情,即刻通知几户。
综上之说,政策还没有得以见证,做成一件好事实属不易,是要下一番大工夫的。提一些参考性意见,可供参考:要想做好秸秆产业,要真抓实干,加大力度宣传;政策扶持要跟上,资金扶持,政府补贴要兑现;河南省秸秆产业专业委员会专家、会员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原有秸秆投资人不成功的主要因素,给他们注入新的活力,他们能带头做秸秆收储,说明他们已先行一步,披荆斩棘,是有头脑的一批人。
另外要栽培一批新生力量进入秸秆产业群里来,让一个个秸秆投资者落户下来,给他们鼓起启程的东风,让他们顺利启航远行。要珍惜秸秆利用潜在资源,让农民增收,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