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产业扶贫圆了乡亲们的致富梦

——山阳县两岭镇发展产业促脱贫纪实

2018-06-12 10:40:47   

走进山阳县两岭镇,只见道路两旁白色的香菇大棚错落有致、忙碌的村民尽展笑颜;田野里,一片片中药材长势正旺,嫩芽吐绿;农家小院里瓜果繁茂,长势喜人。两岭镇位于山阳县东南边沿,距县城46公里,辖1社区、6个村委会,人口2573户10544人,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1095户4032人,贫困发生率为39%,是山阳县最为深度贫困镇。为攻克扶贫难题,两岭镇努力从产业开发方面破局,从贫困人口增收领域突破,将自身劣势转化为优势,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展天麻让群众有盼头 

脱贫攻坚实施以来,两岭镇就立足山区林木资源优势,定位把两岭镇打造成流岭流域天麻种植示范基地。以马鹿坪村天麻扶贫产业园为核心,辐射带动其他6个村大力发展天麻产业,每村都成立专业合作社。聘请从事天麻种植30余年的技术员闵向阳,长年驻村开展仿野生天麻种植、产品加工、天麻两菌的生产和销售技术服务,并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优良菌种、杂交培种、冬栽改为春栽、菌棒更新做菌床,栎叶铺面、网履固定等多种关键技术和潮湿、凉爽、疏松、透气的“八字经”,为天麻的高产高效打下了基础。 

2017年以来,在“百企连百村带万户”政策支持下,依靠陕西安阳丽舍置业有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合作社提供技术,在马鹿坪村建成天麻产业园区,园区流转土地100亩,建设200万袋菌种厂1个和80亩天麻规范化种植基地1个,投资800余万元,年可供应600亩优质菌种,实现总产值1000余万元;帮扶108户贫困户发展种植天麻产业,年户均增收3000余元;培养100余名掌握了天麻栽培的技术人员,200余名产业技能工人在园区务工,实现务工收入120余万元。 

在精准扶贫中,镇上按照“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建成160亩天麻园区和菌种厂1个,供应500亩菌种,投资480余万元,总产量32万公斤,实现总产值2000余万元;联结带动108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统一回收销售,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村集体入股27万元到合作社年可分红2.7万元,年户均可增收3000余元;培养1000余名掌握了天麻栽培技术人员,50余名产业技能工人,在基地务工,实现务工收入100余万元,其中贫困户产业务工收入预计达40余万元,户均可增收2000元以上。 

“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道路上,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两岭镇党委领导说,县上主要领导在马鹿坪调研,看到天麻种植后,已经联系好1家从地产商转行的企业家向秦岭向阳天麻专业合作社投资,利用合作社的技术和基地,扩大天麻种植产业种植,实现天麻产业在当地进行深加工,为村民脱贫致富探索了新途径。 

  发展食用菌帮助村民增收 

自从有了陕西豫西云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入驻,刘家庄人就开始忙起来了,跑运输的、栽植树木的、建厂房的、架香菇大棚的,人来人往。而这之前的刘庄村,全村402户1600人,有贫困户140户452人,贫困发生率为33.3%,大量土地荒芜。在企业的带动下,公司周边村民争先恐后来企业干活,平均每天可以挣到100多元,技术工一天还可挣到300多元。今年46岁的廖银巧,身体一直不好,一家4口人由于疾病导致贫困,自从母子俩都在基地干活后,每天收入200多元,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周围群众看了都争着打工,村上还专门协调人员上班,香菇产业园建好后,每天有150人的用工量,刘庄村正计划成立劳务公司,做好和企业的劳务对接工作。 

“我们的深加工项目香菇粉,上周已经和马来西亚的客商签订了供销合同,公司生产的香菇饼和香菇脆市场销路也一直畅通。”豫西云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赵云说,企业利用基地的集中优势,以此为龙头,将带动两岭周边4个企业,5个基地发展香菇种植,辐射周边7个村。在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也将更好地带动当地香菇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展主导产业鼓实农民钱袋子 

两岭镇在大力发展食用菌、天麻等特色产业的同时,不忘核桃、中药材等传统产业发展,结合当地实际,尊重群众意愿,按照“长中短”产业相结合思路,即长线抓林果业、中线抓中药材、短线抓食用菌。从2016年开始,大力实施从镇政府至马鹿坪村、镇政府至三合村两条沟整体流域的良种核桃产业带建设,结合“三书三长”核桃示范点,在高塬、三合村新建良种核桃基地800亩,加大核桃基地田间科学管理,推动当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在脱贫产业发展过程中,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依托村集体经济示范带动贫困户发展核桃、中药材等主导产业。马鹿坪村利用林下空地发展紫菀、猪苓等中药材增加群众收入。高塬村结合自身实际,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创新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脱贫模式。探索多种形式的利益链接和发展路径,投资30余万元,在高塬村流转土地10亩,用于发展核桃+天麻+木耳立体经济示范基地,通过地下栽天麻地面发展核桃,核桃空间发展木耳的思路,发展村集体经济。目前,两岭镇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其中黄芩7100余亩,天麻210余亩,苍术480余亩,猪苓260余亩,连翘860余亩。强有力的措施,“真金白银”的投入,使昔日的“穷窝窝”告别了“行路难”“吃水难”……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得以较大提升,提高了贫困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6月6日,商洛市委主要领导深入两岭镇马鹿坪村、刘家庄村调研指导产业脱贫工作时,对两岭镇在特色产业发展起点高、推进快、效果明显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要求镇上再接再厉、持续用力,进一步把脱贫产业做大做强,要结合实际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两岭镇党委领导展望未来:今后我们将以市县领导调研时提出的新要求,克服困难,再添措施,全力以赴做大做强食用菌、天麻、中药材、核桃产业,力争成为两岭这个深度贫困地区群众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长效产业,推动全镇贫困群众与全县、全市同步够格步入小康社会。

 

实习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