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4 17:49:36 张伟
杏黄麦收的六月,傍晚农忙之余,在西安市周至县竹峪镇张龙村陈家梁五美广场,一场 “板凳会”正开得火热。
几排小板凳、两个扩音话筒,简单会场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板凳会。周至县委书记杨向喜与丹阳联村的村干部、第一书记、帮扶干部、镇干部、贫困户和村民一起坐在板凳上,面对面共话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五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扶起脱贫志气,充实真本领,共话丹阳联村新未来。
“群众能实心反映情况,干部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心声。”在丹阳联村党委副书记杨波看来,坐在院坝里,面对面交心地谈,大家才能坦诚相见,才能真正为丹阳联村发展提供新思路。
谈起丹阳联村的以前,农林村村主任赵森林的一席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住着土坯房、运输靠肩扛、出门靠双腿、找人靠张嘴、吃水靠肩挑、婆娘最难找!”
一年时间,这里发生这让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
去年6月11日,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在张龙村、鸭沟岭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提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要精心打造‘美丽村庄、美丽人家、美丽经济、美丽党建和美丽乡风’的五个美丽建设,让农民走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2017年9月27日,周至县成立陕西省第一个村级联合党委——竹峪镇丹阳联村党委,联村党委下联张龙村、丹阳村、鸭沟岭村、民主村、中军岭村、北西沟村和翠峰镇农林村7村。目前,丹阳联村党委成立了2个办公室,下联7个村,牵头成立了3个公司。联村党委力争将所辖区域打造为脱贫致富示范区和五美建设样板区。
“我们联村党委主要是以产业相同、地域相连、做强做大为原则,取长补短,把我们的短板补起来,把优势都利用起来。”操着南方口音,因为长时间操劳,脊背已有些佝偻的丹阳联村党委书记王乃祝告诉记者。
联村党委成立后,无论是道路拓宽,墙面改造,还是土地流转,村民们都能积极配合,7个贫困村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命运共同体”。
联合起来、找准“穷根”,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打造“五美”乡村。发展找准了方向,帮扶瞅准了路子,在很多村干部看来这就是丹阳联村取得巨变的关键。
板凳会中间,党员们掷地有声的宣誓将板凳会推向了高潮。王乃祝带领丹阳联村在场50余名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面向党旗,庄严宣誓,践行入党誓词,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这既是对党的承诺,也是对丹阳联村全体村民的郑重承诺。
在整个板凳会上,群众意见真诚、干部的回答实在,大家的目的都很简单,坦诚相待、共同把村里的事情做好,让村子发展的更好。
据介绍周至县借助板凳会这种形式促进干群交流已经成了常态,周至县至今已经举办了多场形式多样的板凳会,农村的干群关系在一场场板凳会中变得更加融洽,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得到了加强。
而一年来丹阳联村全体党员干部带领8538名村民,立足实际,推进“三变”改革,在张龙、丹阳、鸭沟岭三个村分别成立专业合作社,并且联合组建西安龙阳沟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采取“联村党委+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方式,按“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形式,鼓励村民加入合作社,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联村以“三变”改革为突破口,弥补村级集体经济空白的短板;以精品苗木产业为基础,弥补传统产业效益差的短板的崭新致富路,将继续引领村民打造“五个美丽”样板,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乡村振兴脚步更快更稳。
板凳会最后,丹阳联村党委的文艺宣传队为村民们奉献的一场异彩纷呈的文艺汇演。根据身边人身边事改编的快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作的秦腔《龙阳沟》,节奏欢快的舞蹈、高亢嘹亮的歌曲、气势恢宏的武术表演,赢得了老百姓点赞。
夜幕降临,联村的板凳会在群众的恋恋不舍中落下了帷幕。
初夏的夜晚,丹阳联村的草木茂盛,正在为新一轮收获积蓄着力量。此刻,丹阳联村的村民们正在为乡村振兴,积蓄着奋力前行的力量。“五美”乡村的打造,这里的干部和群众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杏黄麦收的六月,傍晚农忙之余,在西安市周至县竹峪镇张龙村陈家梁五美广场,一场 “板凳会”正开得火热。
几排小板凳、两个扩音话筒,简单会场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板凳会。周至县委书记杨向喜与丹阳联村的村干部、第一书记、帮扶干部、镇干部、贫困户和村民一起坐在板凳上,面对面共话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五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扶起脱贫志气,充实真本领,共话丹阳联村新未来。
“群众能实心反映情况,干部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心声。”在丹阳联村党委副书记杨波看来,坐在院坝里,面对面交心地谈,大家才能坦诚相见,才能真正为丹阳联村发展提供新思路。
谈起丹阳联村的以前,农林村村主任赵森林的一席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住着土坯房、运输靠肩扛、出门靠双腿、找人靠张嘴、吃水靠肩挑、婆娘最难找!”
一年时间,这里发生这让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
去年6月11日,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在张龙村、鸭沟岭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提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要精心打造‘美丽村庄、美丽人家、美丽经济、美丽党建和美丽乡风’的五个美丽建设,让农民走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2017年9月27日,周至县成立陕西省第一个村级联合党委——竹峪镇丹阳联村党委,联村党委下联张龙村、丹阳村、鸭沟岭村、民主村、中军岭村、北西沟村和翠峰镇农林村7村。目前,丹阳联村党委成立了2个办公室,下联7个村,牵头成立了3个公司。联村党委力争将所辖区域打造为脱贫致富示范区和五美建设样板区。
“我们联村党委主要是以产业相同、地域相连、做强做大为原则,取长补短,把我们的短板补起来,把优势都利用起来。”操着南方口音,因为长时间操劳,脊背已有些佝偻的丹阳联村党委书记王乃祝告诉记者。
联村党委成立后,无论是道路拓宽,墙面改造,还是土地流转,村民们都能积极配合,7个贫困村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命运共同体”。
联合起来、找准“穷根”,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打造“五美”乡村。发展找准了方向,帮扶瞅准了路子,在很多村干部看来这就是丹阳联村取得巨变的关键。
板凳会中间,党员们掷地有声的宣誓将板凳会推向了高潮。王乃祝带领丹阳联村在场50余名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面向党旗,庄严宣誓,践行入党誓词,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这既是对党的承诺,也是对丹阳联村全体村民的郑重承诺。
在整个板凳会上,群众意见真诚、干部的回答实在,大家的目的都很简单,坦诚相待、共同把村里的事情做好,让村子发展的更好。
据介绍周至县借助板凳会这种形式促进干群交流已经成了常态,周至县至今已经举办了多场形式多样的板凳会,农村的干群关系在一场场板凳会中变得更加融洽,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得到了加强。
而一年来丹阳联村全体党员干部带领8538名村民,立足实际,推进“三变”改革,在张龙、丹阳、鸭沟岭三个村分别成立专业合作社,并且联合组建西安龙阳沟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采取“联村党委+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方式,按“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形式,鼓励村民加入合作社,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联村以“三变”改革为突破口,弥补村级集体经济空白的短板;以精品苗木产业为基础,弥补传统产业效益差的短板的崭新致富路,将继续引领村民打造“五个美丽”样板,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乡村振兴脚步更快更稳。
板凳会最后,丹阳联村党委的文艺宣传队为村民们奉献的一场异彩纷呈的文艺汇演。根据身边人身边事改编的快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作的秦腔《龙阳沟》,节奏欢快的舞蹈、高亢嘹亮的歌曲、气势恢宏的武术表演,赢得了老百姓点赞。
夜幕降临,联村的板凳会在群众的恋恋不舍中落下了帷幕。
初夏的夜晚,丹阳联村的草木茂盛,正在为新一轮收获积蓄着力量。此刻,丹阳联村的村民们正在为乡村振兴,积蓄着奋力前行的力量。“五美”乡村的打造,这里的干部和群众信心满满,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