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十年接力怀化靖州“点梅成金”

2018-06-19 08:57:02   

红火的六月,于2007年冠名的“中国杨梅之乡”——怀化市靖州掩映在红红杨梅的林海中。苗歌悠扬,梅香氤氲,靖州杨梅又一个“黄金”季节来临了。梅农们正用辛勤的双手感受着丰收的喜悦。

“快过来,这边有又红又大的!”在坳上镇木洞村种植大户杨传寿的杨梅园里,从各地前来采摘杨梅的游客呼唤着同伴。“这是正宗的靖州木洞杨梅,肉厚多汁、酸甜适度、清香味美。”杨传寿说。这几年,为了做大做强杨梅产业,传承杨梅文化,县里不仅每年举办杨梅节,让杨梅有更多的市场,而且开始从新品种繁殖探索上为梅农寻找更大的出路,现在,在坳上镇木洞村中国杨梅生态博物馆品种园种植的杨梅品种达到56个。

为了提升杨梅品质,打造杨梅黄金产业,提高梅农收益。靖州实施杨梅产业三年发展工程,按照 《靖州杨梅鲜果》《靖州杨梅栽培技术规程》等生产地方标准,大力推行科学、高效、生态种植管理模式,对生产的土壤、耕作、管理、农药肥料使用等进行严格的科学标准化生产管理,从无公害杨梅向有机杨梅转变。目前,全县建起了以太阳坪金滩、古村,坳上响水、木洞,艮山口黄土、下乡等5万多亩杨梅林。

“因杨梅而富”,10万人次的游客是杨梅市场的催发剂,杨梅火爆销售的渠道;同时,运输、包装、餐饮、劳动力市场等行业随同跃升,使农民收入蹿高,旅游业总收入达亿元。

杨梅用旅游“串珠成链”后,受益最大的是种植杨梅的农民。 杨梅采摘期间,游客都成为采摘工、打工者。“自己不用自采自卖了,每天都有许多人慕名上门来采摘新鲜的杨梅。”梅农李昌彦送走了一批游客,高兴地数着刚才的收入:“游客自己亲手采摘杨梅的价格虽然要高一些,但游客十分乐意接受。”

产业跨越发展,关键在龙头带动。发展深加工使杨梅由低端市场走向高端市场。靖州成功研发出杨梅汁、杨梅酒、杨梅醋饮、杨梅饯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提高了杨梅的附加值。目前,全县各类杨梅加工企业达10家,销售收入达1亿多元。

10年的创新发展,杨梅产业已经成了靖州农民的“金牌”产业,目前全县有杨梅种植总面积78万余亩,杨梅加工企业10家,果酒生产能力10345吨,果脯生产能力300吨,产值达15亿元。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